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让更多绿水“活”起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6-25 10:20:54  稿源: 宁波日报

  孙吉晶

  前天下午,鄞州区城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宁波城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前者把亭溪小流域城杨段2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开发经营权出让给后者。城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除了获得10万元的固定回报,还有1%的营收分红(6月24日《宁波日报》)。

  这一项目是我市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首个落地的项目,是水土流失治理引入社会资本的一次创新实践,开创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民营资本”“水土保持设施管护+民众参与”的新模式,其意义不言而喻。

  从资源到生态产品,人们对水的认识随着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提升。如何通过产品培育,最大程度发挥水的生态价值,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亭溪小流域生态共富的成功实践,正是我市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注脚。

  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依托各地水环境治理成果和水资源禀赋,聚焦“生态链—产业链—共富链”三链融合,通过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构建小流域、山塘、河湖等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绿水生“金”。今年以来,宁波加快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了首批11个水生态价值转化试点项目。当前,各地各部门正积极探索产品培育、价值核算、转化路径与收益反哺机制,让更多的绿水“活”起来,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不断拓宽水生态资源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宁波才开了个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地要因地制宜构建各具特色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优质水资源、优美水生态、优良水资产转化为驱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的“活水”动能,打造以水系为脉络的绿色产业链,让碧水清流真正成为惠民富民的“幸福密码”。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