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岩平
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进行了一项快递收费测试:购买8件净重2.5kg的样品,打包后重约2.7kg,分别通过8家快递公司寄往市内同一地点。令人咋舌的是,半数快递企业以3公斤计重收费。有快递员称,即使2.1公斤也算3公斤。
这种明目张胆的“向上取整”,不仅是商业道德的滑坡,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公然践踏。
现行《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计费重量需保留kg小数点后至少1位,“向上取整”显然不合规。如此收费看似小事,实则暗藏玄机。所谓的“取整”,实则是快递公司精心设计的“取利”陷阱。从消费者角度看,这是“强取豪夺”。
快递企业这般操作,涉嫌违反《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前者要求经营者定价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后者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而“向上取整”无疑破坏了这些原则。
本质上看,“向上取整”就是一种霸王条款。企业单方面的设定,剥夺了用户协商空间,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这种“当面造假”,暴露出监管缺位下的行业失序。
快递服务早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刚需。在科技发达、称重计费都电子化的当下,“向上取整”这种潜规则早该被淘汰了。
根治之道在于铁腕执法与规则革新。监管部门须强制企业公示计费算法,接受社会监督,并对违规者施以重罚。消费者更应留存称重证据,通过投诉渠道追讨损失。如此,快递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消费者也不用再为不合理收费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