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公共空间管理不能失却人文温情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7-02 10:58:58  稿源: 宁波日报

  木须虫

  近期,网络上关于上海动物园“父母用奶瓶喂10月龄婴儿喝奶被赶”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该园开展了相关调查,并就对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到位、对当事人茅先生的投诉处理不够有效、对茅先生一家造成了伤害深表歉意(7月1日央视网)。

  这起事件中,当规则与人文关怀产生碰撞,管理者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暴露出公共空间管理在温情缺失下的治理困境。

  规则的生命力在于其人性温度。公共空间的管理制度本应是文明行为的指引,而非冰冷的枷锁。不少图书馆专门设置哺乳室,配备沙发、帘幕和消毒设备;北京地铁允许携带婴幼儿食品进站;深圳机场为特殊旅客提供“爱心通道”服务……这些细节彰显着规则弹性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反观上海动物园,工作人员机械执行“禁止饮食”的规定,对婴儿的特殊需求视而不见。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既违背了制定规则的初衷,也破坏了公共空间的和谐氛围。

  公共服务配套不足是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上海动物园虽设有母婴室,但数量有限且位置隐蔽,导致家长被迫在公共区域哺乳。更令人遗憾的是,当家长提出婴儿需要进食的合理诉求时,工作人员除了驱赶竟无其他解决方案。这种“有规无配”的状况,暴露出管理方对群众实际需求的忽视。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不该是应付检查的摆设,而应成为化解矛盾的缓冲带。

  上海动物园在事件初期拒绝道歉,引发舆论强烈反弹。直到园方意识到错误,主动改进服务并公开致歉,公众的质疑声才逐渐平息。这一过程揭示着公共空间管理的本质——管理者不仅是规则的制定者,更是服务的提供者。

  此次事件犹如一面镜子,照出公共空间管理中的短板。管理者应吸取教训,在严格执行规则的同时,融入人文温情。规则的制定需预留弹性空间,服务的配套要贴近群众需求,管理的态度应立足于服务客群。只有这样,公共空间才能真正成为既有秩序又有温度的文明载体。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