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近半年来,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2024年11月,中华田园犬在深圳被解除禁养;2025年1月,广州发布通告,危险犬名录中取消了中华田园犬(土狗);2025年6月,长沙多方人士等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7月1日光明网)
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受到不少人的喜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但一些狗主人不能做到文明养犬,让狗患在城市泛滥。比如恶狗伤人、扰民,狗到处便溺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文明建设,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各地近年来积极应对,纷纷出台养犬条例,但这些养犬规定多是地方规定,所以在具体做法方面各不相同。比如在城市禁养犬只的名单方面,就有较大不同。中国人饲养中华田园犬已有几千年历史,作为中国的特有犬种,中华田园犬被广泛饲养。中华田园犬被很多城市纳入禁养烈性犬名单后,让不少喜欢养狗的人觉得遗憾。因为城市禁养,中华田园犬的生存空间也越发逼仄,纯种中华田园犬越来越少,濒临消亡。
现在有越来越多城市不再将中华田园犬纳入禁养烈性犬,有利于保护中华田园犬这一本土犬种。中华田园犬普遍领地意识较强,但只要养犬人严加约束,相关部门加强管理,犬只扰民、伤人等问题可以避免。
当前各地出台的“禁养烈性犬名单”各不相同,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烈性犬名录也有所不同。值得追问的是,烈性犬是怎么界定的?是否充分听取民意,是否进行了科学论证,是否有权威论证作为支撑?显而易见的是,各个城市出台的禁养烈性犬名单及其他养犬规定,标准不同,各自为政。
治理狗患,就是进行社会治理,考验相关部门的社会精细化治理水平。比如哪些狗属于禁养的烈性犬,有必要进行科学论证,还应该广泛征求民意,多听听公众的意见,从而有利于求取社会最大公约数。另外,还有必要进行顶层设计,让各地有统一的可遵循的治理标准,从而更好保护养犬者及其他公众的合法权益。
治理狗患,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关键是加强对养犬人的管理,加大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惩处力度,倒逼养犬人文明养犬。当犬主人文明了,能文明养犬了,狗狗才会变得“文明”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