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高考288分全家欢呼的逆向炒作扭曲教育评价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7-04 10:33:35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汪昌莲

  近日,“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事件引发关注,随后被网友质疑是剧本炒作。7月2日夜间,抖音黑板报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涉事女孩的成绩属实,网传其“走红后注册多个账号一起直播”“短短两天靠带货产生了19.9万销量”说法不实。(7月3日央广网)

  高考成绩公布日,一则“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的新闻登上热搜。视频中,女孩查分后激动高呼“我考了288分”,家人随即欢呼雀跃,母亲甚至表示“超出预期”。这一幕与传统高考报道中高分学子喜极而泣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迅速引发舆论热议。在分数崇拜根深蒂固的教育文化中,288分引发的全家欢呼,看似是对分数枷锁的突破,实则暴露了更为深刻的异化现象——当教育评价失去客观标准,当“反内卷”沦为新的表演,我们的社会正在陷入一种非理性的狂欢,教育的本质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被彻底消解。

  纵观教育发展历程,对分数的崇拜由来已久。在这种文化背景下,288分的欢呼表面上是对传统分数观的颠覆,实则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动机。细究这则新闻的传播路径,不难发现其营销痕迹明显——视频中人物表情夸张、语言刻意,镜头切换专业,明显经过精心编排。当教育叙事被包装成“反鸡汤”的营销素材,当学习成果被简化为吸引流量的噱头,我们不得不警惕:这是否又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逆向炒作”?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反常理”往往意味着高流量。从“985废物”的自嘲到“躺平青年”的宣言,再到如今的“288分狂欢”,反主流叙事正在形成新的流量密码。某短视频平台上,“低分庆祝”话题播放量已超亿次,类似内容层出不穷。这种趋势背后是平台算法的推波助澜——越是反常规的内容,越能获得系统推荐。当教育评价被简化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当复杂的学习过程被压缩成十几秒的情绪宣泄,教育的深层价值正在被流量逻辑所解构。

  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非简单的分数获取或否定。“288分狂欢”现象,可能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误导。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的是对努力与回报关系的正确认知,而非简单化的成功或失败标签。在当前舆论场中,要么将高分神圣化,要么将低分浪漫化,这种极端化叙事无助于培养青少年面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心态。当社交媒体不断放大“不努力也能快乐”的表象,那些默默耕耘的普通学子的真实故事反而被边缘化,这种扭曲的信息环境对教育生态的破坏是深层次的。

  面对教育评价被异化的现状,我们亟须重建理性多元的评价体系。首先应当回归教育本质,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成长过程,不能简化为单一维度。其次,媒体平台应当承担社会责任,避免将教育话题过度娱乐化、极端化。最后,家庭和社会需要形成合力,为孩子创造允许失败、鼓励探索的成长环境。当我们能够以平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分数,既不神化也不妖魔化,教育才能回归其本真状态。

  女孩全家为288分欢呼的画面,犹如一面扭曲的镜子,映照出当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深层危机。在这个急于站队、热衷标签的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一份冷静与理性: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表演,成长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当掌声为288分响起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真正的教育解放,不是从高分崇拜走向低分狂欢,而是让每个分数都能找到其应有的位置,让每个生命都能获得适切的评价。唯有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桎梏,教育才能走出异化的泥潭,回归培养完整人格的本质使命。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