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莫把公职身份当特权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7-11 10:18:28  稿源: 宁波日报

  徐 毅

  近日,云南某县文旅局一事业编人员杨路某某,在社交平台“晒幸福”的帖子意外引爆舆情,其自述“怀孕20周就请假两个月”“孕期工作摆烂”“丈夫系市里副处级小领导”等,迅速被网友渲染为“体制内孕期特权”。当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后证实,其怀孕期间,凭医院诊断结果向单位请假,请假符合规定;“老公为市里副处”系不实信息。杨路某某为博取关注在网上散布不实信息,产生不良影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其记过处分。

  不难看出,杨路某某在网上散布不实信息的行为,本质是迎合“体制=特权”的社会想象,彰显入编人员在体制内工作的身份优越感,并以此夸大阶层差异、博取网络流量。这与某相亲角“公务员配偶优先”争议标签、某短视频“晒领导公公中秋节收上万豪礼”等如出一辙。然而,当个体用谎言投喂集体焦虑,用待遇落差制造群体对立,遭舆论反噬便成必然。

  在“自媒体”传播盛行的今天,一种名为“娇妻文学”的现象悄然兴起。其叙事风格偏向于塑造一种“完美”的女性形象:年轻有学识、工作稳定无需拼搏,生活重心围绕丈夫和孩子,享受体制带来的安全感和丈夫无微不至的宠爱。通览杨路某某的网帖,可以发现,全文暗含“通过征服强者实现阶层跃升”的逻辑主线,其中“摆烂”一词的轻佻化表达,更是将法定劳动保护扭曲为特权炫耀,进而将社会阶层流动的焦虑转化为对性别关系的依赖。

  这类“晒幸福”帖子,致力于引导网友将女性价值绑定在婚姻和家庭上,暗示“嫁得好”比“干得好”更重要,甚至将体制内的稳定工作视为“嫁得好”的跳板。从这个角度看,它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骂战盛宴,引发“羡慕派”与“怒其不争派”的激烈交锋,让帖主在满足虚荣心的同时,肆意收割网络流量。

  这场网络闹剧就像一面哈哈镜,映照出大众对职场公平的渴盼。公职身份绝非享有特权、炫耀特权的资本。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作为公职人员,任何不当言论或行为,都容易被“放大”,流传到网上极易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影响自己前途发展,也给单位和政府部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流量喧嚣过后,若要避免更多“杨路某某”的出现,解决之道不只在于道德审判个体,更在于构建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那就是,制度能够规范执行,特权能被遏止,职场生态健康有序,每个劳动者能体面地说出“我的权利很普通,但很坚实”。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