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以科技赋能解决城市治理痛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7-28 09:47:24  稿源: 宁波日报

  曲 征

  近日,武汉市光谷关东街道红郡小区的广场上安装了一款“黑科技”产品——“声帘定向音响”。居民们在舞区畅快起舞,而周边区域几乎听不到音乐声。音响20米外,用分贝仪测试声音为42分贝,降噪效果显著。这款设备能将声音集中控制在60°夹角内,类似手电筒的光束,仅覆盖指定区域。该设备试运行一周后,当地居民噪声投诉量降至零(7月23日九派新闻)。

  跳广场舞用上“声帘定向音响”新设备,广场舞音乐不再“穿墙越户”,扰民程度显著下降,不仅让舞者与居民的矛盾消弭于无形,更勾勒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路径:以科技赋能解决城市治理痛点。

  一直以来,广场舞的治理困局,本质是公共空间使用权的分配难题。高音喇叭的无差别传播,让“健身权”与“安宁权”陷入长久博弈。为了阻止广场舞扰民,对骂者有之,泼粪者有之,大打出手者有之,甚至放狗咬人亦有之。治理这一难题,也成为物业、社区及地方职能部门颇为头痛的事。

  定向音响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技术手段重构了声音的“空间秩序”:声音集中控制在60°夹角内,既保障了舞者的音乐体验,又将噪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这种“精准滴灌”式的解决方案,跳出了“一刀切禁舞”或“放任扰民”的二元思维,为公共利益的平衡提供了技术支点。

  红郡小区的成功,离不开“街道牵线+企业研发+社区协商”的治理合力。基层治理交流会搭建了需求对接平台,企业多轮调试回应了居民诉求,舞者与住户的持续沟通则为规则奠定了基础。这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只有具备解决民生痛点的决心,才能够整合资源,依靠科技等手段,不断优化社区治理、促进和谐。

  广场舞争议的背后,是老年群体社交需求与其他群体生活安宁的价值碰撞。定向音响的推广,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人的需求”的尊重。舞者无需“蹑手蹑脚”跳广场舞,居民不再为噪音焦虑失眠,这种“各得其所”的状态,恰是城市治理最动人的底色。

  从红郡小区的“投诉量归零”来看,定向音响堪称广场舞治理难题的突破口,理应积极推广,使其在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中迅速发挥作用。这种依靠科技赋能解决城市治理痛点的模式,也应该在其他领域得到借鉴与发挥,让科技为我们的生活谱写新的篇章,发挥更大效能。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