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一餐厅涉嫌“阴阳菜单”,同样一份羊肉,本地游客198元,外地游客却要298元。
8月2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过现场检查核实,已对相关餐饮店立案调查,将依法查处。
一份菜单,两种价格。此种按地域定价的“精明”,实在短视贪婪,既坑了游客,也给当地旅游掘坑,透支游客信任与地方口碑。
“阴阳菜单”的背后,是少数经营者,对旅游经济的严重误读,视游客生意为“一锤子买卖”。殊不知,旅游生命力,恰恰深植于“口碑效应”土壤。
在信息时代,一条差评、一段曝光视频,足以让一个店铺、一处景点,甚至整座城市声誉受伤。呼伦贝尔的辽阔草原与人文魅力,本是吸聚游客的无价磁石,“阴阳菜单”却如无形高墙,削弱了这份吸引力。
旅游的本质是场“双向奔赴”:游客怀揣期待而来,地方当以真诚相待。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正是其间最直接最敏感的触点。
价格透明与服务公道,不仅关乎单笔交易,更牵涉游客对一方水土的整体印象。试想,游客在草原上品尝美食,却要警惕“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差别陷阱,又怎能轻松愉悦?
整治“阴阳菜单”,监管者不能满足于“事后查处”,更应织密常态化巡查网络,让它无处遁形。同时,大幅提升违法成本,对恶意欺客者依法重罚,倒逼其诚信经营。
旅游,是地方的“金名片”,诚信,就是这张名片的底色。唯有坚守诚信原则,价格透明,服务规范,监管有力,游客才来得安心、游得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