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谨防游戏“限娃令”沦为“空摆设”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8-06 10:28:1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杨玉龙

  暑期,各大游戏厂商的“限娃令”并未放松,未成年人每周依然只能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游戏。针对孩子可能用家长账号玩游戏,部分厂商还推出了监管系统,家长可以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尽管有着层层围堵,但记者调查时发现,个别游戏的防沉迷措施并未落实到位,甚至游戏里还设置了各种充值系统,诱导孩子消费。(据8月1日《北京晚报》)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如今各大游戏厂商对“限娃令”的执行都非常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孩子们注册的未成年人账号,每周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登录游戏。暑期到来,原本期待着能够多玩一会儿手机的孩子们发现,“限娃令”并未因为假期而改变。

  不过,即便有着“限娃令”,但依旧有漏洞可钻。从媒体报道来看,记者使用成年人账号登录游戏后发现,在有些可以语音交流的游戏中,即使是非成年人禁玩的游戏时段,依然能听到孩子的声音。此前有媒体报道,孩子可以通过租用账号的方式规避“限娃令”。也有未成年人曾经通过游戏代练的方式,获取成年人的游戏账号。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记者在部分出租游戏账号的网店发现,商品备注里说明,玩家可以不通过平台下单,而是添加店主的微信进行付款,这样就绕过了未成年人不允许下单的规定。通过这种方式,未成年人就获取到了没有防沉迷系统的游戏账号,可以不受限制地玩游戏。

  上述种种,无疑会让“限娃令”成了“空摆设”。

  针对此,企业应切实负起责任。例如,从技术角度上,应当进一步优化升级防沉迷系统,采取动态核验等有效措施,确保未成年人使用真实身份信息登录,结合使用场景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沉迷措施,让实名制切实做到“人证合一”。这是堵塞漏洞的有效手段。

  家长态度或是游戏防沉迷关键。如果家长痴迷于网络,对孩子的上网玩游戏不管控,甚至纵容孩子用成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认证玩游戏,对于孩子游戏充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这些均会放任孩子沉迷网游,甚至不能自拔。因此,家长理应切实尽到监护责任。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