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波
上周末,象山石浦檀头山岛复刻“古法捕鱼”盛景,上千名游客围观,在滩涂上演绎了一场渔味十足的海洋狂欢。
以毛竹支撑围网,利用潮汐规律捕鱼,相信很多人没见识过。这种凝聚着世代渔民智慧的传统捕鱼技艺,是渔民“靠海吃海”的宝贵遗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古法捕鱼”已渐渐被人放弃,很少使用了。
然而,在捕捞能力提升的同时,过度捕捞和渔业资源逐渐枯竭的问题摆在眼前。“古法捕鱼”重现,不仅是传统渔业转型的需要,更是文旅融合向渔业拓展的手段。
重操“古法捕鱼”技艺,可以利用一部分富余劳动力,让渔民增收。在此过程中,推进旅游业与渔业的融合,培育休闲渔业,吸引更多游客。这是推动现代渔业发展、加快传统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游客赤脚踩入绵软的滩涂,攥紧网绳,跟随渔民“一拉一收”的节奏。鲳鱼争相跃出水面,梭子蟹、皮皮虾撞入围网,引发阵阵欢呼。见证和参与“古法捕鱼”,对游客来说,是一种沉浸式、有收获感的体验。
“古法捕鱼”再现,有助于唤醒游客的海洋意识,是对渔业资源保护的一种反思。靠海吃海,更要“养海”。从“资源枯竭”到“鱼虾满舱”,从“竭泽而渔”到“可持续共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离不开渔业作业方式的转变。
“古法捕鱼”的回归,是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让碧海银滩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益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