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让外请专家从“争议焦点”转变为“服务亮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8-14 09:58:25  稿源: 宁波日报

  罗志华

  近日,在“问政江西”网站,江西省丰城市卫健委针对“丰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乱收费”问题的回应引发关注。7月25日,有网友举报称:“丰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在病人做手术期间,要求病人另外付5000元专家费,这个费用只给私人,不计入住院费用,同时,医院还要另外算手术费用……”7月30日,丰城市卫健委回应称: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外院专家做手术,自愿承担相关费用,并签好了相关同意书(8月13日极目新闻)。

  根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外请专家手术需满足多重法定条件,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仅是程序启动的前提之一,更关键的是会诊流程必须符合一些基本要求。比如,邀请医院需提前向专家所在机构发出正式书面邀请,并经本单位医务部门备案;会诊费用须由邀请医院统一支付给专家所属医疗机构,严禁直接交付个人;收费标准需符合省级卫生部门核定的加收幅度,且必须提供正规票据。丰城市卫健委的回应主要强调“患者自愿”,没有谈及费用流向、票据凭证、备案流程等关键环节,难以消除公众的疑虑。

  专家外出会诊不是简单的“个人劳务”,而是涉及两家医疗机构资质审核与责任划分的医疗行为。根据规定,专家外出会诊需经所在医院批准,会诊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责任由邀请医院承担,而费用收取必须通过机构间结算。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防止医生私下“走穴”影响本职工作,避免个人收取高额费用滋生腐败,确保医疗纠纷发生时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医院在未公示专家所属医院机构、未说明费用结算方式的情况下,将本应由机构对接的会诊行为变成“患者与专家个人交易”,这种操作多有不妥。

  对患者而言,现金支付且无正规票据,一旦出现手术并发症或效果不达标,维权将面临举证难题;对医生来说,突破机构监管的“飞刀手术”可能催生灰色收入链;对医疗机构而言,绕过备案流程的外请专家会诊行为,可能导致技术资质审核缺失,埋下医疗安全隐患。这些风险远比“5000元是否自愿支付”更值得重视。因此,对这类争议的调查和处置,不应停留在“是否签字和备案”等表层,更应该对流程合规性、费用合法性等进行深入核查。

  外请专家会诊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创新举措,既能让基层患者获得优质诊疗服务,又能促进医疗机构间的技术交流。但近年来由此引发的争议时有所闻,根源在于一些医院对外请专家会诊制度存在理解偏差,执行过程也存在明显瑕疵。医疗机构应该谨记,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决定其不能完全套用市场逻辑,“患者自愿”必须与“制度合规”形成双重约束。唯有构建机构主导、流程透明、监管到位的闭环管理,才能让外请专家从“争议焦点”变为“服务亮点”。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