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要挣钱,先值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8-28 01:03:38  稿源: 宁波日报

  陶克强  

  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去年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2亿元,今年前7个月接待游客超2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4亿元,一跃成为浙江乡村游的“顶流”。这个小山村,村民曾经靠外出打工、卖茶叶竹笋维持生计,如今实现了全年无淡季的旅游繁荣,其背后正是“守正”与“创新”的双轮驱动——既坚守乡土本色,又持续注入新活力(8月25日《浙江日报》)。

  顾渚村的振兴之路,有一条从“借力”到“内生”的清晰轨迹。1997年,“申兴康复疗养中心”落地,让村民第一次尝到“旅游饭”的甜头,到2013年,全村乡村民宿已爆发式增长至300多家。如今,这里形成以民宿旅游为龙头,农副产品销售为配套,农家餐饮、农事体验等多业态为补充的完整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游玩三次至四次的回头客占比超过35%,印证其旅游吸引力的持续性与黏性。

  顾渚村在众多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靠的正是不断自我迭代的内生动力:推行服务标准化,实现土特产产销一体化,打造“可城可乡”的配套设施,既保留乡土风情,又提升体验品质,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闭环。顾渚村的成功告诉我们,乡村想要“挣钱”,首先要让自己“值钱”。通过引进能人、整合资源,将生态与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正是这个曾经普通的小山村走出特色之路的关键。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绿色生态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低碳环保迎来价值重估,文旅潜力也在区域发展中持续释放。值得欣喜的是,我省不少乡村正以“值钱思维”突破发展瓶颈,借助“无中生有”的实干精神链接外部资源,努力夯实自身价值。例如,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通过生态驱动,实现从“城中洼地”到“都市花园”的华丽转身,去年村民人均收入7.75万元,是20年前的8.6倍,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奉化区滕头村则以生态立村,首创村级环保委员会制度和“生态否决权”,三十年来否决高污染项目超50个,培育出20亿元规模的生态经济集群,村民年人均收入8.5万元,年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生态500佳”。

  “要挣钱,先值钱”,不仅是一种经验,更是一种发展哲学。它要求每一个乡村认清自身优势,勇于创新实践,深度挖掘乡村价值、彰显生态魅力,在“没有先例”的领域大胆实践,在“普遍在做”的方面追求卓越,在应对“共性难题”上积累经验,最终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振兴新路。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