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近日,泡泡玛特线上首发了多款新品,其中包括旗下新款毛绒挂件“星星人好梦气象局系列”盲盒,该系列盲盒单个79元,整盒474元,上线后很快售罄。记者试图进了泡泡玛特购物群。群里有个黄牛这样说:“订单量远超预期,多到根本发不完。”有专家分析,商业上,年轻人愿意为萌经济和陪伴感买单;技术上,AI加持让潮玩提供更浓郁的情绪价值;推广上,形成“社交传播、形成爆款、供应链快速响应”的闭环。(8月27日《扬子晚报》)
泡泡玛特,这个在潮玩领域掀起巨大波澜的品牌,以其独特的盲盒玩法和可爱的IP形象,一度成为众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Labubu等热门IP更是引发抢购狂潮,仿佛拥有了它们,就拥有了某种特殊的社交货币和情感寄托。然而,在黄牛爆炒的乱象下,泡泡玛特正面临着难以让消费者真正获得情绪价值的困境。
黄牛产业的疯狂介入,让泡泡玛特的市场生态变得畸形。专业的抢货团队、完整的产业链、万元级的月收入以及快速的全球铺货供应链,这些本不该出现在正常消费市场中的现象,如阴霾般笼罩着泡泡玛特。真正的收藏爱好者被挤出市场,那些怀着对潮玩的热爱和期待的人们,往往在黄牛的哄抢下望而却步。消费者为抢不到首发而愤怒,品牌精心构建的愉悦体验瞬间崩塌,情绪价值又何从谈起?
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泡泡玛特的盲盒玩法,原本是一种充满惊喜和期待的设计。开箱那一刻的颅内高潮、集齐全套的社交货币属性,都为其赋予了强烈的情绪价值。但当黄牛将这种惊喜和期待,变成了一场投机的游戏,价格被哄抬至不合理的高位,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便被严重破坏。原本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消费过程,变成了一场与黄牛的艰难博弈,消费者的失望和不满情绪逐渐累积。
而且,泡泡玛特目前面临着,设计同质化、消费降级等挑战。新系列缺乏早期那种颠覆性的创意,只是靠换皮肤过日子,容易让忠粉失去新鲜感。同时,在经济大环境下,悦己型消费降温,潮玩盲盒不再是年轻人的必买品。在这种情况下,黄牛的爆炒更是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消费者的观望情绪。二手市场价格回调,泡沫开始释放,虽然稀缺精品款价格依然坚挺,但整体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更加谨慎,情绪价值进一步被削弱。
泡泡玛特若想突破困境,重构潮玩消费生态,让真正爱好者成为消费主体至关重要。防黄牛技术升级迫在眉睫,可借鉴茅台的区块链溯源或演唱会实名身份核验,打造更智能的分配系统。同时需转变运营思维,IP价值沉淀需长期努力,短期炒作只会透支品牌生命力。此外,加强创新、提升设计独特性,拓展多元化商业生态,向动画、电影、游戏、主题乐园等领域进军,从“情绪价值”到“情感共鸣”,打造类似“东方迪士尼”的IP宇宙,才能增强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
潮玩经济的核心是情绪价值,在黄牛爆炒的阴影下,泡泡玛特需积极应对挑战,清理市场乱象,回归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情绪价值的初心。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在潮玩市场中长久立足。否则,若任由黄牛乱象持续,泡泡玛特恐将在情绪价值的迷失中,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陷入更深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