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不少网友发起一波回忆杀,纷纷晒出自己的纸质火车票。根据铁路部门规定,今年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取代。“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也冲上热搜。据了解,虽然纸质火车票没了,旅客仍可以在自助机上打印行程信息单,上面有发车时间、到发车站、座位号、检票口等车票上的所有信息。(9月1日光明网)
纸质火车票的退场,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电子票的普及简化了购票、验票流程,旅客只需刷身份证、手机即可完成行程,大幅提升了出行效率。而且,电子发票不仅节约资源和成本,还能防伪、方便报销,在技术上实现了提质增效。
火车票“无纸化”是科技进步在生活中的生动体现,为大众出行带来诸多便利,简化了旅客的出行流程,无需再提前到车站排队购票、取票,节省了宝贵时间,也缓解了车站在客流高峰期的拥堵状况,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时,这一举措还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纸质火车票消耗的纸张数量巨大,无纸化进程有效节约了纸张资源,契合绿色发展理念。
针对部分老年群体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熟练操作App,可能遭遇乘车信息不明、出行不便的问题,铁路部门亦需做好托底服务。从12306反馈的信息看,虽然纸质火车票停用,但是旅客仍可在自助机上打印行程信息单,上面包含发车时间、到发车站、座位号、检票口等关键信息,为旅客的出行提供指引。而且,官方还会将车次信息以短信形式发到购票人预留的手机上。
需要看到的是,在过渡期和新规实施初期,部分旅客群体因规则变化,可能遭遇各种不适应问题,不知道如何获取行程信息、验票等,或许还会耽误行程。因此,车站方面需要完善服务,可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主动为这些旅客提供帮助,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协助打印行程信息单、下载注册App等,确保顺利出行。
纸质火车票的退出,是铁路出行向数字化、便捷化迈进的重要一步。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关注那些可能在变革中面临困难的群体,给予他们更多关怀与帮助,让每一个人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共享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