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健康险”岂能只敢保“健康人”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9-02 10:25:0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杨玉龙

  山西太原市读者李女士从2020年开始给自己和家人购买商业健康险。她去年体检时发现肺部有个不到4毫米的结节,今年续保时被告知不符合参保条件。家里4岁的小朋友因为肺炎住过院,也被拒保。李女士换了几家公司,均被告知凡体检有异样、有结节就不能投保,就算下了单,将来也会拒赔。(据9月1日《人民日报》)

  “买健康险是为了防病,没想到自己先被保险预防了。”“保险公司欢迎的是完全健康的群体。每年续保都要重做健康告知,不断筛掉非健康体。”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健康险产品普遍存在“保健康不保非标体”“保短期不保长期”等错配现象,结节和体检异常已成为商业健康险拒赔的重要理由。

  上述现象的背后,是数据不通的掣肘。从媒体报道来看,作为供给端,保险公司没有打通医疗机构和医保的数据,为了不出风险,只能围绕健康人群和非老年群体开发产品。对患者来说,提供病历等医疗机构数据,可提升保险公司理赔效率。如果保险公司知晓更多医疗数据,不仅健康险能覆盖到带病人群,而且可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千人千费。

  可见,数据不通是行业发展的痛点,也严重影响了商业保险补充医保、降低患者自负压力的作用发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国家持续发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医保数据和商保理赔实时联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综合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破除“数据孤岛”正在推进中。据报道,从行业政策看,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保险新“国十条”,明确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探索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与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信息交互”等。地方政府也愈加关注和重视医保商保双向赋能的积极作用,多地已有相关政策出台。如,上海、浙江等地已开始探索医保数据对商业保险开放共享机制。

  中国人寿寿险上海市分公司以“互联网+医疗+保险+人工智能”为建设指引,将医保数据和无人工理赔作业模式有机结合并贯穿始终,构建起全覆盖、多层次、便民化的数智理赔服务体系。通过科技赋能保险理赔作业,打通财政、医保、医院和商保理赔间数据安全性流动壁垒,无疑值得借鉴。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健康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而市场的规范至关重要,及时破解数据不通问题应引起重视。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