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红村青年”拼搏奋进,是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9-02 10:22:37  稿源: 宁波日报

  袁明淙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宁波日报策划推出重大主题报道“那些红村的年轻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共富密码’”,细致呈现了19个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创业故事。

  这组报道,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让我们看到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承和发扬。

  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海归硕士黄徐洁回村创办红色主题农家乐,带动更多青年到乡村创业;在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果二代”呼鹏把延安红苹果卖出了新样子,使之成为文旅融合“新纽带”;在琼崖抗日根据地,王辉浩开放种苗、技术、加工与销售渠道,与乡亲共同做大油茶产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吴泽年等四个“90后”把荒山改造成智慧农业果园,带动500余户农户稳定就业……

  19名“红村青年”,成长的道路各不相同,但他们最终选择了同一条路——回归革命老区,在革命先辈用鲜血守护过的土地上,和乡亲们一起拼搏奋进。

  “红村青年”为什么选择回归乡土?答案或许并不一致,内核却是相通的:他们身上跃动着同样的红色基因——那是抗战精神所体现的坚韧、团结和锐气。

  昔日,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辱的钢铁长城;今天,“红村青年”用所学所能,改变和重塑着乡村面貌,目的就在于,让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好,不辜负革命先辈的牺牲和期望。

  19名“红村青年”,是致力于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万千有志青年的代表。青年们的奋斗故事表明,抗战精神绝非尘封的历史记忆,而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青年们的拼搏奋进,正是对红色基因、抗战精神的最好传承。它让我们深信,当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沃土,用红色基因激活共富动能,革命老区、广大乡村必将迎来更加富足美好的明天。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