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伟
9月1日起,正式开启秋季新学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多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31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十四年浴血奋战中,淬炼出的宝贵财富。关于其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如今将这般沉甸甸的精神馈赠置于“开学第一课”,让青少年与历史对话,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不是为了沉溺苦难,而是为了汲取力量。
“开学第一课”是学校引导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环节。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开学第一课”,用先辈“舍身报国”的担当精神为新生树立行动标杆,有助于为新生校准人生航向,注入成长勇气,指引他们在成长路上勇毅前行。
抗战不只是教科书里的一章,伟大抗战精神自带穿越时空的“流量”。历史教育从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关乎记忆的塑造、精神的传承。当赵一曼英烈在日军酷刑下坚贞不屈,当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些挺立在烽火中的英雄身影、镌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抗战故事,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而当它们以史料展示、情景讲述、互动体验等方式融入“开学第一课”,不仅能帮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和人物,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读懂“家国”二字的重量,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开学第一课”,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我们期待,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用好伟大抗战精神这份最生动的教材,把“先辈的故事”变成“我们的传承”,使其成为开启学生人生新征程的精神起点,内化为年轻一代的品格与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