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9-04 10:14:39  稿源: 浙江日报

  王 彬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铿锵的正步声震撼人心,大国重器惊艳亮相,观礼台上抗战老兵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一幕幕,让无数国人热泪盈眶。

  这泪水,为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而流,为和平的珍贵与正义的胜利而流。80年前,中国付出巨大牺牲才赢得抗战胜利,人类付出沉重代价才让正义回归。一路走来,我们历经艰辛,对今天的一切备感珍惜。

  “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书记的这番话,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昭示,表明了中国始终不变的立场与追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当抗战老兵的军礼与行进的钢铁方阵相遇,两个时空在此刻交汇。他们的眼眸中,映照出的不只是今日的铁甲洪流,更有80多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一寸山河一寸血”,从当年的“血肉长城”,到如今用科技与实力铸就的“钢铁长城”,国防实力在飞升,但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伟大抗战精神以及不畏强敌、坚守正义、守护和平的信念,从未改变。

  “以史为鉴,以和为贵。”正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让中国人对和平有着深切渴望,对守护和平有着无比坚定的决心。真正的“向前看”,从不是遗忘过去,而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美好未来。与历史对话,从苦难中汲取智慧,在抗争中凝聚力量,让历史记忆与伟大抗战精神代际传承,这是保持清醒的表现,也是“孜孜不倦追求和平”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今天,展示国防力量的大阅兵,不是炫耀,也不是威胁,而是一次回望历史、昭示未来的特别旅程,本质上传递的是一种“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的和平哲学。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的,既是为了确保中国人民能够永离战火,享受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也是为了守卫世界和平。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中国之所以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根本在于我们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之路。当世界仍受困于地缘政治博弈、深陷文明冲突的迷思时,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不搞零和博弈,不搞霸权霸凌,而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准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让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共享和平红利。

  和平从来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争取、用心守护。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战争的硝烟也并未散去,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愈发复杂。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各国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长安街上的正步声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仍在天地间激荡。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民族精神,从苦难中升华的和平信念,会继续指引中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稳步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始终珍视和平、勇于担当的中国,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