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波
9月7日,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圆满落幕,超7万人次齐聚现场,规模创历年之最,展商数量创历史新高。(9月8日《宁波晚报》)
热火朝天的现场背后,是智博会集结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前沿的科技产品,保姆机器人、人机互动教育、AI中医机器人……这些可感可知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是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的跃升。
当前,人工智能正加快向医疗、养老、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深度渗透。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对人类认知边界、劳动能力、决策水平带来极大拓展,而且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共享智能时代红利的殷切期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人工智能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提升民众生活品质、推动民生福祉的全新引擎。
实施“人工智能+”民生福祉行动,推动更多人工智能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目标。推进“人工智能+”民生福祉,让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成果从概念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以更精准、高效、普惠的方式,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的服务质量,破解资源不均、成本高昂等难题,让更多的应用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彰显“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理念,传递出从技术追赶迈向价值引领的温暖发展底色。
今年智博会首次设立了“科技助残”特色板块,宁波本土企业研发的智能辅具、无障碍出行设备等产品,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提供更有温度的陪伴照顾,这些实用、充满人文关怀的产品,让更多人对“AI改变生活”有了更多真实鲜活的感受。
如何让更多的人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以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优先解决。比如,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和照护难题,应聚焦老年人刚需场景开发智能护理设备,更好满足养老的需求。同时,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无障碍”“适老化”,确保所有群体均能平等、便捷、有尊严地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与便利,使人工智能发展始终保有浓浓的“人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