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眼下正值秋季候鸟迁徙季,南京网友牛先生爆料,南京江宁区宏运大道至秦淮新河段的高架路段,成了“小鸟交通事故高发地”,大量鸟类撞击高架防护玻璃死亡,有些小鸟当场殒命,有些撞晕后遭路过车辆碾压,场面令人揪心。9月11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江宁区东山街道,想了解明城大道桥玻璃隔音墙应由谁管理,以及大桥建设单位是谁,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9月14日金羊网)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城市的现代化与繁荣。然而,辉煌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鸟撞”事故频发,这为我们敲响了加强细节性保护的警钟。
鸟类在城市的天空中飞翔,却常常因无法识别透明的玻璃而误撞上去,导致受伤甚至死亡。这些事故的背后,是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失衡。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大量玻璃幕墙建筑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却也在无形之中筑起了一道道鸟类的“夺命墙”。鸟类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它们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迷失方向,纷纷撞向玻璃墙。
加强城市细节性保护,对于减少“鸟撞”事故至关重要。从建筑设计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例如,在玻璃上张贴尺寸足够大且空隙较小的防鸟撞贴纸,让鸟类能够清晰地看到障碍物;或者使用覆盖有紫外线涂料的特制玻璃,这种玻璃在人类眼中与普通玻璃无异,但在鸟类看来却有明显的标记。此外,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减少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使用,增加建筑物的通透性,也是降低鸟撞风险的有效方法。腾讯在深圳总部滨海大厦外侧玻璃幕墙上粘贴防鸟撞波点贴纸的做法,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城市照明管理,也是细节性保护的重要环节。在夜晚,城市的灯光璀璨夺目,但过度的照明却会对鸟类造成误导。特别是在鸟类迁徙季节,强烈的灯光会干扰鸟类的导航系统,使它们迷失方向,增加撞墙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对建筑物外部照明进行科学管控,减少不必要的光污染,为鸟类创造一个安全的夜空环境。
建设鸟类友好型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引导和规范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保护行为。同时,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保护鸟类的参与者和守护者。学校可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鸟类保护和监测工作;企业也可以在建筑设计和运营中,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履行社会责任。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应该是生物多样性的乐园。让我们从细节入手,加强城市细节性保护,为鸟类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