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医院文创须紧扣健康科普脉搏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9-22 09:46:32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木须虫

  近日,一股文创热席卷公立医院。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医院根据自身风格打造医学文创,不仅能起到情感疗愈、提升公众健康意识的作用,也成为优化就医环境、凝聚医护人员职业认同的重要纽带。不过,专业人士提醒,医院文创应避免宣传偏向与过度娱乐化,要以健康科普为核心导向,将专业健康知识转化为文创的内在价值。(9月21日《工人日报》)

  文创产品具有独特的情感疗愈功能,且能与科普价值完美融合。例如,毛绒心脏挂件可提醒年轻人“少熬夜”,其可爱的形象让健康提醒不再生硬。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健康知识能更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文创产品将医学知识以更亲切的方式呈现,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也能顺带传播健康知识,达成商品售卖与健康教育的双赢。

  从更深层次来看,文创与IP形象重塑了医院文化传播的维度。如安贞医院把医护工作场景融入文创产品,既实用又能增强职业认同。其IP形象“安医生”源自心血管外科之父吴英恺,在科普直播间、门诊指引牌等各处发挥影响力,将医学精神具象化,让医院文化突破了传统传播的限制,引发情感共鸣。

  不过,文创热潮中,过度娱乐化是个潜在风险,需要防范。若医学符号仅沦为玩偶,健康科普被商业营销掩盖,文创就失去了本真。要确保医学知识的严肃性,避免公众对健康问题产生错误认知。这就要求将专业价值融入文创核心,如让每个挂件都承载相应保健知识,每个IP形象都关联特定健康主题。

  医院文创肩负着构建全民健康传播新范式的使命。医院文创,真正“值钱”在“医”,创作者不能只着眼于“卖萌”“吸睛”,而要把健康科普作为核心,否则便是舍本逐末。当毛绒玩具成为健康知识的“翻译器”,IP形象成为医学理念的“代言人”,文创才能彰显社会价值。只有紧扣健康科普脉搏,让文化温度与科学理性协同,医院文创才能避免昙花一现,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在如今身心压力较大的时代,医院文创不应是医疗服务的附属品,而要做健康传播的扩音器。让每个文创产品传递科学健康理念,让每次消费都成为健康知识启蒙,这样我们才能离“全民健康”目标更近,也才能真正实现医院文创在治愈身体、温暖心灵、点亮健康生活方面的深层社会价值。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