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隐藏式车门把手退场是安全至上理念回归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9-25 10:01:0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关东客

  令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9月24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于车门把手结构、手部操作空间等作出明确要求: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有效解决了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操作不便、识别不清、不利于救援等痛点问题。(据澎湃新闻9月25日)

  当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赛道上一路狂飙时,这项针对车门把手的安全标准修订,为技术狂欢注入了必要的冷静剂。车门开合的技术回归,不仅是对消费者安全诉求的积极回应,更揭示了汽车创新必须恪守的安全底线思维。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隐藏式门把手几乎成为高端车型的“标配”。这种设计以其流畅的外观、降低风阻的宣称以及科技感,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隐藏式门把手的弊端逐渐显现。在北方寒冷冬季,门把手因结冰无法弹出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车辆发生碰撞断电后,救援人员难以从外部打开车门施救;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这种缺乏物理反馈的设计更是增加了使用门槛。

  《征求意见稿》要求“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这一规定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汽车安全本质的回归。汽车作为涉及公共安全的特殊商品,其设计首先应考虑安全性、实用性和包容性,而非一味追求科技感和视觉效果。隐藏式门把手暴露的问题,反映出部分汽车制造商在创新过程中对安全这一核心要素的忽视。

  汽车设计史上,形式服从功能一直是一条基本原则。然而,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厂商过度强调差异化卖点,将“创新”简单等同于去除传统元素、增加科技配置,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需求。隐藏式门把手只是这类问题的一个缩影,类似的设计思维还体现在全触控中控台、复杂多层菜单交互等设计上,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驾驶中的操作复杂度,潜藏安全隐患。

  此次工信部拟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汽车安全的高度重视。与推荐性标准不同,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这足以说明车门把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的时期,适时出台必要的强制性标准,能够有效纠正市场可能的失灵,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政府对技术路线的简单干预,而是对安全底线的明确划定。技术创新应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而非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事实上,优秀的设计完全可以在安全性、实用性和美学价值之间取得平衡。一些汽车厂商已经推出了既保持空气动力学性能,又符合人体工程学且便于操作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这证明创新与安全并非对立关系。

  汽车设计的演进最终应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为依归。回顾汽车工业发展史,类似的技术纠偏从未停止。从安全带的强制配备到安全气囊的标准化,从防抱死系统的普及到车身碰撞结构的优化,每一次安全标准的升级都推动着行业向更成熟的阶段迈进。此次门把手安全标准的修订,延续了同样的逻辑。当某项创新技术开始威胁用户安全时,标准制定者必须及时出手,为行业发展校准方向。

  科技感不应成为汽车设计的终极目标,人的需求和安全才应是永远的核心。当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充满科技元素时,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技术。期待新标准正式出台后,能够推动汽车行业重新审视设计理念,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更好平衡,让汽车技术的发展真正回归人本主义精神。这不仅关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更关乎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与权益。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