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让老街老巷除去“锈迹”变身“秀”街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9-26 11:43:5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凌 波

  9月23日上午,“寻味甬城•小巷之旅”微游线路在鼓楼街道同心荟正式揭幕。这条串联起孝闻街、永寿街、宝兴巷、费家巷等千年街巷的微游线路,成为宁波罗城又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9月25日《宁波晚报》)。

  老巷子作为城市中具有历史感、地方感的地段,较完整地保存了当地传统特色的建筑风貌与风土人情,是一座城市发展的 “活化石”。实践中,很多城市将这样的地段打造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生活空间,使之成为市民消费的重要场所、游客“打卡”热点。

  孝闻街、永寿街、宝兴巷、费家巷,不仅串联起鼓楼小巷的历史厚度、人文温度与商业活力,更让千年罗城的故事有了可触可感的体验路径。在这里,可以寻觅到大饼油条、海苔月饼、油赞子等“老底子味道”,也可以品千年书香——“一半书香一半烟火”,千年罗城可触可感。

  当前,许多老街老巷面临更新改造,在传统与新生的碰撞中,如何焕发其独特魅力是现实课题。这方面宁波作了有益尝试,对老街老巷更新改造,注重兼顾历史保护与现代生活需求,在传承的同时,做好创新文章。比如在孝闻街上,依托老住宅改造的新生咖啡店,就为这条古街注入了新鲜活力。这些新业态与老巷的肌理巧妙融合,让游客在触摸历史的同时,也能享受一份现代生活的闲适。

  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巷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是保留老街老巷原有味道、保持城市记忆的必要之举。近几年,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老街老巷,摇身一变成为光鲜亮丽的商业街,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可由于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导致“千街一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难以持久。

  除去老街老巷岁月“锈迹”,使其变身“秀”街,需在文化体验方式、文旅IP打造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它们注入新的生命力。这样的老街区才有特色,才能“长红”,才能让人们记住乡愁,留下特有的城市记忆。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