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顺应民生期待,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0-09 10:30:07  稿源: 新华社

  谢希瑶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的“增长极”,一头系着群众生活的“幸福线”。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多部门出台政策举措扩大服务消费、升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持续推动消费“主引擎”提振发力。政策支持下,消费市场更多激发活力、释放潜力,关键在于顺应民生期待、真正满足群众所需所盼。

  激活消费,就要提升服务暖意,精准对接更高的民生期待。当人们走进餐厅既能吃上有烟火气的菜品还能体验特色文化,在家附近“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等基本服务需求被满足,轻点手机引导代厨、宠物服务等个性化需求被关照,更多消费意愿将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行动。

  激活消费,也要改善服务环境,增加优质普惠的服务供给。针对服务消费中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和专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等问题,近日推出的“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等一系列新举措,受到广泛期待。让大家敢消费、愿消费,市场才能愈发兴旺。

  激活消费,还应发挥政策合力,挖掘更多消费潜力。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增开银发旅游列车、推动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促进健康消费,此外还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打出政策“组合拳”。抓好已有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将“实惠”传导至服务消费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政策红利必将转化为提振消费实效。

  城乡居民既是提振消费的主体,也是国家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始终将目光投向民众的真实关切,倾听他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期待,让服务供给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就能真正点燃服务消费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