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卫
在文旅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对兼具“古城底蕴、海上风情、红色基因、科研文脉、风味美食”的宁波而言,“跟着电影去旅游”这一模式,无疑能为打造文旅标杆助力。
经济层面,“票根经济”与宁波旅游资源高度适配。可以象山影视城为入口,将“古城红色线”(含影视城)、四明山红色景区、天一阁门票,绑定宋韵民宿与老外滩江景民宿,提供一定折扣优惠;“海上影视线”串联影视城“海上片场”、庆安会馆、梅山湾沙滩,搭配海鲜排档满减券。游客可上午参与古装剧“群演拍摄”,中午尝梭子蟹,下午探四明山革命旧址,傍晚品天一阁宋韵,夜间看“宁波取景地解析”短片。这种“观影-研学-观光-住宿-美食”链条,可让“1元电影带动5元周边消费”落地。
人文传承上,电影可成为串联宁波“古今文脉”的一条纽带。天一阁办“电影与藏书文化”分享,鼓楼设“电影主题宋市”,提供泥金彩漆手作与影视周边产品,月湖茶馆演宋代文人短剧《月湖夜话》,四明山用VR还原《浙东小延安》战斗场景,谈家桢纪念馆可设“基因与电影”互动区,童第周故居还原“实验室”,借动画讲“夜读时光”,弘扬“科研报国”精神。
作为沿海港口,宁波“海上资源”可借电影讲好故事。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专项路线。庆安会馆设“海丝电影展陈区”,游客用AR看商船停靠明州港场景;梅山湾沙滩办“海上电影夜”,先听渔民乐队唱《渔光曲》,再放滨海影片,间隙试吃海鲜;象山影视城可推出“渔民角色体验”,拍“码头交货”戏份,短片即时存为纪念。
地方美食是“味觉记忆点”。古城“宋宴楼”推出“电影主题宋宴”,含“蟹酿橙”与宁波“年糕炒蟹”,服务员借片段讲年糕传承历史;老外滩排档设“电影同款套餐”,老板结合影片讲赶海故事;非遗工坊开“电影美食体验课”,游客学做“泥金彩漆年糕模具”,留专属记忆。
宁波具有百年电影史。1910年7月9日,宁波商人王敬文在江北何家弄即开设影戏馆放映“电光影戏”。北仑人张石川,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摄于1913年)的导演之一(与郑正秋合导),有“中国第一位电影导演”之称。
“跟着电影去旅游”的魅力,在于让城市特色找到“光影表达”。宁波以电影串联古城、大海、红色、科学与美食,或能打造“人无我有”的IP——游客因电影而来,更因宁波而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