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日前,有网友发帖称,在使用新办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时,收到验证码后自动登录了已故歌手李玟的账号。26.1万粉丝的认证标识,“Coco我想你了”等99+条悼念私信,让该网友吓了一跳。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这场“意外”,揭开了当前数字遗产管理的漏洞。按规矩,手机号停机90天就可销号,李玟的手机号正是被手机运营商回收并“二次放号”;平台只认手机验证码,对已故艺人的账号没有专项保护,李玟姐姐申请继承的材料递了三轮仍在“审核中”;法律虽然确认了虚拟财产的继承价值,可账号的人身属性又让继承卡了壳。
这并非孤例。有网友办的手机号,绑着“前任”的滴滴账号,想注销都不知怎么办理;有Steam玩家去世,家人却连游戏库都继承不了。这背后是个死循环:手机号成了互联网的“身份证”,可运营商和平台各管一摊,解绑入口藏得比彩蛋还深,普通人换号,往往清不干净各种绑定。
破局,得靠“三方发力”。对普通人来说,提前用“一号通查”摸清绑定账号,写份“数字遗嘱”,不费事。运营商得拉长“静默期”,还该给新号主“这号以前绑过”的提示。平台更得补短板,学学B站的“纪念账号”机制,别等出了事才把继承入口从三级菜单提到一级。
李玟的账号里,《月光爱人》的播放量从2.3万飙到110万,粉丝的思念藏在评论里。这提醒我们:数字遗产不只是代码,更是情感的载体。别让“二次放号”搅乱逝者的“安宁”,得赶紧把法律细则、平台规则、技术保障的“补丁”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