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谋好长远也是一种重要政绩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0-16 10:34:34  稿源: 宁波日报

  江 海

  前段时间,参加集中学习培训,授课领导谈到一个有趣的例子:西方某国政要在接待中方访问团时,对我国编制中长期规划的做法大为赞赏,并感叹这样的作业“抄”不来。为何?因为在他们的政治体制之下,政党轮替、政出多门、政令多变,一些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根本无法取得“最大公约数”。西方国家制度上的“软肋”,恰恰是我们的优势——这对又一个五年规划的编制不无启示。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条重要经验。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的有9个。这些规划,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地方层面,五年一轮发展规划的编制,也是“雷打不动”。实践证明,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干好当下,也要谋好长远;谋好长远,有利于干好当下。这是“干”与“谋”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五年规划是国之大计,既要办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也要谋划“为后人作铺垫、利长远”的好事。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当前和长远”的深刻把握。时下,“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以长远思维谋发展,以基础之功创实绩,成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

  谋长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总结和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加速迭代,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社会治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因而,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精准擘画符合发展要求、顺应群众期待的新一轮发展“路线图”,并非易事,得下一番功夫。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谋好长远必须精准识别的“音符”。接下来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优先序如何安排?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如何进一步缩小?生态文明如何进一步巩固?生产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保障?人口老龄化趋势如何应对?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如何更均衡地覆盖?安全与发展如何更好地统筹?……这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全面研究,科学论证,逐条厘清。某种意义上,这些工作,比干好当下,要复杂得多。

  谋划长远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持续校正前进方向的过程。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一个地方而言,五年规划的编制,并非对过往的简单承袭和延展,而是以动态视角应对复杂环境的系统性实践。产业发展也好,项目建设也罢,既要坚持因地制宜,也要注重因时制宜。看准了的事情,当然就要集中资源来推进;看了不“准”的事情,该“调”的就要“调”,该“转”的就要“转”,该“纠偏”的就要果断“纠偏”。

  谋好长远,寻求“最大公约数”,需要真心诚意地“开门纳谏”。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好这一要求,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公开听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了解掌握群众需求,并将其吸纳到新一轮规划中。只有将发展战略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深度融合,才能让规划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十五五”规划,不仅是未来五年的行动纲领,更是对长远政绩观的集中检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唯有打开视野、放眼长远,以历史耐心统筹全局,以民生情怀锚定目标,以绿色理念守护未来,以民主智慧凝聚共识,才能让今天的谋划、规划,更好地指引和观照未来。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