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医院“喜报”该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0-17 00:06:06  稿源: 宁波日报

  天 歌 

  近日,网传兰州兰石医院一则“喜报”受到关注,该“喜报”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25台。10月16日,兰石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新员工不懂规矩自己发的,医院正在处理(10月16日极目新闻)。

  冰冷的数字被冠以“再创佳绩”予以庆贺,在舆论质疑声中,院方将此事定性为“新员工不懂规矩”,称已“深刻反思”。然而,将医德迷失归咎于个体,恰恰暴露了该医院在价值认知上的深层危机。

  当手术量与门诊数成为欢庆的捷报,折射的是医疗价值尺度的扭曲。公众的错愕源于一个基本共识:医院不是工厂,治病救人不应异化为“产能报表”。患者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每一次就诊都承载着痛苦与期待。将医疗服务的本质简化为“业务数据”,既冒犯了患者尊严,也背离了医学人文精神。“喜报”之所以刺眼,正因其将特殊行业的伦理底线踩在了脚下。

  耐人寻味的是院方的危机应对逻辑。将问题归因于新员工个人行为,试图通过切割个体来保全体系,这种应对本身就是院方缺乏反思深度的体现。一名新员工何以自然而然地认为“手术量值得庆贺”?这恰恰说明医院内部的价值氛围早已默许甚至鼓励这种量化思维。院方回应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其日常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功利主义导向——当内部会议频繁强调“业务增长”,当绩效考评过度绑定患者数量,年轻员工的认知偏差不过是这种氛围的必然产物。

  医院的“喜报”本应有更喜闻乐见的打开方式。我们愿意为医院这些成就欢呼:疑难手术成功攻关、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取得突破、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科研成果惠及民生……这些才是医者价值的真正注脚。早在2015年,原国家卫计委就明确要求“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强调医院去商业化回归公益。然而,个别医疗机构仍陷在“规模竞赛”的旧梦里,这则“喜报风波”不过是冰山一角。

  该事件不应以处罚新员工告终,而应成为医疗行业价值校准的契机。医院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如将“药占比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疑难病症占比提升”作为内部考核指标,让“患者康复笑容”取代“门诊量曲线”成为真正的业绩证明。当管理者的会议纪要里不再突出“业务增长”,当医院文化真正崇尚医学人文,新员工才不会下意识地发布如此违和的“喜报”。医者仁心,其价值在于减轻痛苦而非追求数据。医院的荣耀永远不该是门庭若市,而应是天下无疾。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