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万物皆需时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0-22 10:51:36  稿源: 宁波日报

  陆 仁

  “万物皆需时间”,这是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坂口志文的“人生感言”。很多年轻人好奇地问这位潜心人类免疫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其成功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在这个时代,你只需在谷歌上捣鼓一下,就能获取知识。但如果你想做某件事,就得花时间。你要坚持下去,一直坚持,有趣的事情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

  “万物皆需时间”这一命题,看似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并非仅仅指时间的流逝本身,而是强调时间在万物生成、发展与成熟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无论是自然界的演化、人类文明的积淀,还是个体生命的成长、科学研究的突破,以时间的维度为土壤,方能孕育出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当下,我们强调“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对这种规律的深刻认识。

  在自然界,时间的累积性体现得尤为清晰。一棵参天大树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生长周期。从种子破土的那一刻起,它便在年轮中记录着风雨的洗礼、阳光的滋养与土壤的馈赠。若试图用人为手段加速这一过程,虽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表象,却难以保证其根系的稳固与生命的韧性。古代农耕文明,注重四季更替,以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循环往复,正是一种以时间为框架的生存智慧。就连化石的形成,也需历经数百万年的沉积与矿化,才能将生命的历史凝固成永恒的印记。这些自然现象提醒我们,时间不仅是过程的标尺,更是品质的保障——事物只有经历必要的积累,才能实现更好的生长。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同样深植于时间的沉淀之中。一部厚重的历史,往往由无数微小的瞬间串联而成。从青铜器的铸造到活字印刷的发明,从蒸汽机的轰鸣到互联网的普及,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前人智慧在时间长河中的层层叠加。以中国的茶文化为例,茶叶从采摘、加工到冲泡,每一道工序都需遵循时间的规律:杀青的火候、揉捻的节奏、发酵的时间,稍有偏差便可能影响茶汤的醇厚与回甘。“急不得,急则失”,这种对时间的敬畏,不仅是对工艺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守。时间,在社会中扮演着“筛选者”的角色——让真正有价值的事物脱颖而出,而浮躁与急功近利者可能加速自我淘汰。

  在个体生命的维度上,时间的作用和价值更为深刻。学习一项技能,如写作或书法创作,需要反复练习与长期积累。即便天赋异禀者,也需在时间中打磨细节,方能从熟练走向精通。心理的成熟,同样无法跳过时间的考验。人生经历的沉淀、挫折的反思、情感的磨合,都需要足够的时间跨度去消化与转化。事业的成功,更非一朝一夕之功。许多企业家在创业初期经历的失败与调整,正是时间赋予他们的“试错成本”。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方法换取“速成”,很可能陷入“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的困境。

  需要看到的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万物皆需时间”的理念,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种矛盾与冲突。效率至上、即时反馈的思维模式,让人们习惯于用“结果导向”衡量一切,却忽视了过程本身的价值。例如,快餐文化、预制菜的流行,满足了即时饱腹的需求,却难以替代传统烹饪中食材与时间交融的风味;短视频的碎片化信息虽便捷,却难以承载深度思考所需的沉淀与连贯。这种对时间的功利性利用,本质上是对万物成长规律的挑战。时间并非工具,而是万物存在的本质属性——它警示我们,应以耐心与尊重,去对待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进步与成就,需要以时间的积累为根基。

  “万物皆需时间”,不仅是一个观察现象的结论,更应成为一种科学的、理性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自然、社会与个人等不同的维度中,重新审视时间的价值,摒弃浮躁与功利,以静待花开的耐心,去拥抱每一个需要时间沉淀的过程。这,或许就是坂口志文带给我们的启示。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