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善待“找茬”是城市治理应有之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0-23 10:06:38  稿源: 宁波日报

  陈广江

  手持卷尺、腰别小腰包,头戴黑色头盔、脚踩皮凉鞋,身着白色长袖衬衣——深圳网友“卷尺哥”以这身固定行头,穿行在大街小巷,专门给公共设施“找茬”。他的卷尺和镜头对准的目标物包括不亮的路灯、开裂的井盖、设计不合理的天桥等。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其所指之弊,件件有落实,几乎每个问题都被有关部门“秒整改”(10月21日光明网)。

  这种市民“找茬”与政府“秒改”之间的良性互动,赢得一片喝彩,映照出城市治理应有的温度与智慧。

  城市的品质不仅体现在摩天大楼与繁华商圈,更蕴含在那些与普通人日常息息相关的细节中。一个井盖的平整、一段盲道的畅通、一块路牌的安全,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关系百姓的出行安全与心理感受。“卷尺哥”手持的不仅是一把量具,更是一把市民监督的标尺,测出城市治理的精度,也衡量出公共服务的诚意。

  有一种声音认为,市民频繁“找茬”是在给政府添麻烦。事实上,这种观念早已落后于现代治理的要求。一座善治的城市,必然懂得将市民“找茬”视为改进工作的宝贵机会。深圳的实践就证明,政府善待市民“找茬”,不仅不会损害政府威信和形象,反而会增强公众信任,激发更多人参与城市共建的热情。这种良性循环,正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做到善待“找茬”,首先需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在深圳,“民意速办”平台集成多种诉求入口,实现“分钟级”响应,让市民反映问题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更重要的是,背后有一套成熟的闭环处理机制和首办负责制,确保问题不推诿、落实不搁浅。换言之,善待“找茬”不能仅靠态度,更要靠制度。只有建立高效、透明的诉求响应体系,市民的“金点子”和“辣味言”才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善待“找茬”还体现为一种主动治理的思维。深圳相关部门并非被动地等待“卷尺哥”们发现问题,而是主动从网络平台搜集线索,实现“未诉先办”。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标志着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发现的升级。这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有闻过则喜的胸襟,更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推动“办好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深化。

  当然,善待“找茬”最终要落脚于实实在在的整改。深圳街头的限宽柱在“卷尺哥”质疑后很快调整,挡道树木迅速移走,危险井盖及时修复……这些具体改变,让市民感受到意见受重视、问题真解决。城市治理的诚意,正是在这一次次“指哪改哪”的务实行动中积累起来的。

  城市治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最高境界是让生活其中的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从某种程度上讲,“卷尺哥”手中小小的卷尺,量出的不仅是道路的宽窄,更是城市治理的初心与未来。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