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近日,春秋航空启动已婚已育“空嫂”招聘一事,引发网友热议。该航司发布的客舱乘务员(空嫂)兰州专项招聘计划显示,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年龄放宽至40岁,身高162~174cm,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无工作经验要求、专业不限。消息一出,有网友直言,已婚已育女性“终于有机会”。10月27日,春秋航空有关负责人表示,“空嫂”称呼主要是为了和未婚未育的应聘者区分。(10月28日大象新闻)
春秋航空公司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空乘招聘中对年龄、婚育状况的隐性限制,更以其人性化、包容性的用人理念,为职场性别平等和人力资源优化提供了新思路。从社会、企业、个人多个维度来看,招聘已婚已育“空嫂”,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与推广的多赢选择。
首先,对女性个体而言,这是打破职业天花板、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契机。长期以来,空乘岗位被贴上“年轻”“未婚”“外形出众”的标签,许多优秀女性因婚育而被迫中断或放弃职业发展。而已婚已育的女性,往往具备更成熟的心态、更强的责任感和更丰富的生活阅历。她们在家庭生活中锻炼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恰恰是服务行业极为需要的软实力。招聘“空嫂”,意味着为这部分女性打开了职业回归的大门,让她们在人生的新阶段依然能够发光发热,实现经济独立与社会认同。
同时,对企业而言,这是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的明智之举。航空公司作为服务密集型行业,乘客体验至关重要。已婚已育的“空嫂”通常情绪更稳定,面对突发状况更沉着,处理旅客纠纷更得体。她们更懂得体谅他人,尤其在服务老年乘客、带孩家庭等群体时,往往能展现出更强的同理心与耐心。此外,这一群体对工作的珍惜度更高,稳定性更强,有助于降低人员流失率,减少培训成本。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正是企业赢得口碑的关键。
再者,从社会层面看,招聘“空嫂”,是对性别平等和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有力推动。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与生育率下降的双重挑战,职场对女性婚育的隐性歧视,是阻碍女性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企业主动打破“婚育歧视”,以能力而非婚育状态作为用人标准,无疑向社会传递出积极信号:女性不必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单选题。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职场妈妈”的焦虑,也为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提供了实践范例。同时,这也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她力量”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
当然,也有人担忧,招聘“空嫂”是否意味着降低标准?事实上,真正的公平不是“一刀切”的门槛,而是基于能力的多元包容。只要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年龄、婚育状况并不影响服务专业性。相反,多样化的团队构成,更能反映社会真实面貌,增强服务的包容性与亲和力。
“空嫂”的出现,不只是岗位名称的变化,更是一种社会观念的进步。它提醒我们:职业选择不应被性别、年龄、婚育状况所定义。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应被看见、被尊重、被赋予机会。期待更多行业打破刻板印象,以开放心态拥抱多元人才。当“空嫂”不再成为新闻,而成为常态,那才是真正的社会文明与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