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为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夯实法律基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1-05 10:27:06  稿源: 新华社

  刘 硕

  10月24日,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从办案领域、职权配置以及办案程序等方面作出系统规定,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这一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从法律层面立柱架梁。

  公益诉讼,关乎你我。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保障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乱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代表公众向损害公共利益的有关主体提起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违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破解了“公共利益谁来主张、如何有效保护”等实践难题。

  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修改确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到如今公益诉讼条款写入二十多部单行法;从制度初创时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四大领域,到如今覆盖面扩展至“反电信网络诈骗”“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十余个领域。实践证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效能和优势日益凸显,在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发展和安全、助推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把改革探索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有利于解决现有相关法律规定较为分散、不够细化等问题,为系统性解决公益保护领域问题提供法律制度支撑,为更及时、更充分、更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夯实法律基础,提升办案的精准性、规范性。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之力,筑牢公益司法保护之基。制定一部高质量的检察公益诉讼法,需要在草案审议、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充分吸收各方的真知灼见。同时,需要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老问题、新表现,有效适配全流程各条线的实际需求,强化各领域各方面的衔接协同,为保护公共利益兜住底,为提升办案质效把准脉,为凝聚保护合力搭起桥,更好发挥法律“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