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教育App的内容红线不容触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1-06 09:48:09  稿源: 宁波日报

  曲 征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作业帮App的截图,截图上显示一道物理题:“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现有一质量为60kg的普通高中生从11层自由落下,求该学生下落的平均速度。”记者致电作业帮官方客服核实上述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该题目此前确实存在,目前已做下架处理(11月5日正观新闻)。

  这道以“学生跳楼”为背景的物理题,引发全网愤怒,网友怒斥其“恶毒”“恶心”,而平台仅以“已下架”回应,既未解释题目设计初衷,也未说明审核机制为何失效。这起事件暴露出教育App行业长期存在的内容失范、审核虚设、责任缺位等问题。

  教育App本应是辅助教学、传递知识的“数字黑板”,如今却在部分平台演变为内容低俗化、审核形式化的灰色地带。

  一方面,教育App为争夺用户流量,内容设计逐渐偏离教育本质,或为追求“趣味性”植入低俗段子,或为迎合“内卷焦虑”推出过度功利化题目,更有甚者,如作业帮此次事件,将“跳楼”这种涉及生命安全的悲剧场景工具化,消解对生命的敬畏。

  另一方面,审核机制形同虚设,主要存在三大漏洞。一是“数量优先”的考核导向下,平台为快速扩充题库,将内容生产外包给非专业团队,甚至允许用户上传题目后“机器审核即发布”。二是审核标准“避重就轻”,仅聚焦知识点正确性,忽视价值观导向。三是事后补救“敷衍塞责”,从网友曝光到平台下架间隔数天,未见公开排查结果,说明内部纠错机制不够完善。

  本事件敲响了行业警钟。监管部门、平台、企业三方必须形成合力,筑牢教育App的“内容防火墙”。监管层面应从“事后救火”前置为“源头防控”。当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方面虽有相关规定,但针对教育App的内容审核细则存在空白。监管部门需加快出台相关规范,明确“禁止将生命悲剧、低俗场景、极端焦虑作为题目背景”等负面清单,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内容问题频发的平台实施“熔断机制”(暂停更新、下架整改)。同时,强化“双问责”,既追究平台主体责任,也追溯内容设计人员、审核人员的失职责任,避免“下架了之”的敷衍处理。

  教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题库数量”,而是“育人温度”。平台需树立“内容向善”理念,将“是否传递正向价值观”作为内容生产的首要标准,而非仅追求用户时长、付费转化率。教育App将“跳楼”设计成物理题,本质是将“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割裂,让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教育App必须回归“育人”初心,用有温度的内容守护学生的心灵成长,而非用冰冷的题目丈量生命的“下落速度”。唯此,才能让教育App真正成为助力成长的翅膀,而非吞噬初心的黑洞。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