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莫让“摇一摇”广告摇碎用户体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11-10 13:06:5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王志顺

  手机轻轻一晃,手指不经意一碰,屏幕便突然跳转至淘宝“双11”会场——这样的“霸屏广告”体验,让无数用户倍感困扰。近日,这一乱象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据大众新闻报道,记者实测发现,百度、闲鱼、菜鸟等常用App均存在类似问题:启动时轻微晃动或误触屏幕,广告便强制跳转;关闭按钮要么隐蔽难寻,要么响应延迟。尽管淘宝客服曾建议“关闭所有消息通知”,但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日前,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已收到举报并展开调查。(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移动互联网广告乱象频发,其根源在于部分平台对用户选择权的漠视。工信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明确要求,开屏广告需提供清晰有效的关闭按钮,禁止利用“摇一摇”“全屏热力图”等易误触方式诱导操作。然而,部分平台仍顶风作案,将关闭按钮设计得极小,甚至故意延迟响应,变相强迫用户观看。例如,用户启动百度App时,手机稍晃便跳转至淘宝页面,关闭按钮需多次点击才能响应。这种“流量绑架”行为,不仅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更破坏了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平衡。平台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牺牲用户信任,最终损害的是自身长期口碑。

  从技术层面看,这类广告往往利用手机陀螺仪等传感器,通过微小晃动触发跳转,关闭按钮则被设计成与背景色相近的微小图标,用户稍有不慎便会误触。更恶劣的是,部分平台还采用“动态响应”技术,关闭按钮的点击区域会随用户操作而移动,进一步增加关闭难度。这种技术滥用不仅影响用户体验,更暴露出监管的紧迫性。

  治理此类广告乱象,需构建“监管约束-平台自律-用户监督”的协同治理体系。‌监管层面‌,执法部门应依据《通知》要求,对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对屡次整改不到位的平台实施严厉处罚,并通过典型案例公示形成行业震慑。‌平台层面‌需重构广告机制:关闭按钮必须显眼易触,跳转逻辑应基于用户主动操作而非物理晃动,例如采用“二次确认”模式,在用户触发后需再次点击才完成跳转。‌用户层面‌则应积极行使监督权,遇到强制广告时及时留存证据,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维权举报。只有形成监管约束、平台自律与用户监督的闭环,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乱象蔓延。

  从行业自律与长远发展维度看,互联网协会可牵头制定《移动应用广告自律公约》,明确禁止“摇一摇”等强制跳转行为,并建立违规平台公示机制。同时,可设立行业激励机制,对广告设计友好、用户体验优化的应用给予流量扶持等资源倾斜。‌平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是广告生态健康发展的核心:当广告从“流量绑架”的工具转变为尊重用户选择的服务时,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商业价值与用户口碑的双赢。例如,通过精准推送替代强制跳转,或提供“免广告”付费选项等差异化服务,既能满足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又能为平台创造可持续的收益模式。用户则需提升维权意识,用脚投票拒绝不良广告,倒逼行业向善发展。

  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看,平台应探索“内容+广告”的融合路径,通过优质内容吸引用户主动参与广告互动,而非依赖强制推送。‌技术赋能与用户导向的结合‌是关键: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兴趣实现精准投放,既能提升广告触达效率,又能降低用户反感度。这种创新模式表明,当广告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辅助手段而非干扰源时,移动互联网生态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期待监管部门的调查能推动行业整改,更期待平台将“用户至上”置于流量之上,毕竟真正的商业成功,始于对用户最基本的尊重。

  “摇一摇”广告乱象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阶段性产物,其解决需要多方协同。只有当广告不再是“流量绑架”的工具,而是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辅助手段时,移动互联网生态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发展。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