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达
见过一些企业家,很少有不忙的。或奔波于谈判桌、酒桌,或行走在官场、市场。一旦进了办公室,犹如医院的门诊室,有来洽谈业务的,有来请示汇报的,有来要求签字的,一个接着一个,其间不断还有各种电话。说他们日理万机,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有点夸大,但忙确是一个客观事实。
不过也有闲的。博洋控股集团董事长戎巨川就是其中之一。2025年10月9日《浙江日报》在头版以《爱“吹牛”的“闲”董事长》为题对其作了报道。看看他有多闲:“我每天4点半起床,7点健身,8点15分准时上班,中午回家吃饭再回来上班,下午3点下班,晚上8点睡觉”。记者采访他半天,没有一人来找他,他接到的唯一电话还是骚扰电话。
博洋控股集团,可不是一般的小企业,拥有博洋家纺、博洋服饰、博电、空间投资、文化艺术品五大实业集团,以及工业、金融、创服、物产四大产业板块,上百家公司,6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几百亿元,是全国家纺产业的领军企业。戎巨川自1986年成为永丰布厂(博洋前身)厂长,历时近40年,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但他始终是这家企业的掌舵人。为什么有的企业家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而他能闲下来呢?为了推究其中缘由,特上门造访。
戎巨川告诉笔者,办好企业,不能把压力和责任都兜在一个人身上,压力要下移,责任要前推,要放心放权放利,把责任交给总经理们,“企业家尽量少做单一决策,因为一旦决策失误,公司机制会放大失误的破坏性,严重时也许会难以挽回,而要让总经理们做决策,因为他们是听得见炮声的人”。但切不要以为戎巨川是一个百事不管的甩手掌柜,不然就很难理解博洋何以几十年强盛不衰。他不做具体的小事,做的是事关企业生死发展的大事,如完善企业产权市场化、人才市场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机制,形成独特的企业运行体制;搭建平台、提供跑道,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更多的人创新创业,促使企业不断裂变壮大;控制好企业现金管理和损益两张表,筑好护栏。用戎巨川的话讲,这就好像是高速公路,两边栏杆拦住了,就让车在上面跑吧。
事实上,戎巨川并非纯粹闲着,在空余时间里,生活充实。一是学习充电。戎巨川爱学习,企业建有图书馆,家庭设有图书室,博览群书,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思想,是一个有知识、有情怀的企业家。二是动脑思考。身闲脑不闲,有空就琢磨企业的发展路径,对企业所处的时代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清晰的判断。他是较早领会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的企业家,适时提出企业从速度扩张到追求效益的转型。这一理念已在博洋得到很好贯彻。三是锻炼身体。每天跑步一小时,力量训练一小时,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四是享受生活。回归家庭,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他爱好藏酒品酒,对酒文化颇有研究。每到双休日,他在自己的一处空置房内,常常邀请社区居民举行读书会、文艺沙龙,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企业家的忙,是责任、担当、作为;企业家的闲,是洒脱、淡定、自信。企业家忙而把企业办好,值得肯定。企业家闲而要把企业办好,更不简单。不得不说的是,有的企业家忙,并没有忙到点子上,而是空忙、瞎忙,忙而无功。如有的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整天忙得团团转,陷入事务主义;有的热衷于迎来送往、应酬接待,没有时间思考企业发展的大事;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凡事亲自拍板,只相信自己,不放心别人;更可叹,有的因忙碌劳累搞垮了身体,甚至英年早逝,企业随之也遭受重创。
华为任正非曾经说过:“企业家要有足够的闲、足够的空,去大量地思考。”戎巨川的案例也告诉我们,企业家忙闲适度,劳逸结合,对身体对家庭对企业有益无害。他们的言行,对正在忙碌着的其他企业家及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也许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