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弓
算起来,这是第三次为老住宅加装电梯写评论了。因为撰写文章时所处的经济社会背景不同,对于这件事的认识,也有些不一样。
6年前,也即2010年5月19日,在《宁波日报》上发了第一篇有关老住宅加装电梯的文章《住宅楼加装电梯是个好主意》。那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老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不大不小的民生工程”。2年前,即2014年5月23日,发表了第二篇评论,题为《老小区加装电梯是个“大内需”》,对此事的认识,已从“不大不小”提升为“大”,角度也从“民生工程”扩展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侧“内需”。现在写第三篇评论,把“老住宅加装电梯”这件事的意义,上升到了重要国策的位置,认为是中央正在全力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件“大事”。
去年11月,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两大问题。一是供给大于需求,导致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方面,如钢铁、煤炭等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二是有效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结构变化后的市场需要。老住宅加装电梯就属于后一类。因为老龄化的提速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电梯的多层住宅居民要求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可是我们的供给却一直阙如。这里的供给,主要倒不是电梯的生产能力,而是政府的政策和服务没跟上。市民要求强烈,媒体呼吁再三,但总是不见动静。也有零星城市在零星社区试水,但无论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加装电梯成功的只是个例,更多的老年市民,还在几十级台阶上艰难地上下。
据住建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1980年至2000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建筑面积达80亿平方米。这些老旧小区建设时,我们的市场经济起步不久,人民的收入还停留于较低水平,建筑业的目标首先是解决大家有房住,所以工程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全,多层住宅装电梯恐怕连想也没想过。
可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要求提高生活品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当时住进去的居民,大多是青壮年,上下几十级台阶,根本不在话下。三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壮年,已经年逾古稀,他们上下楼困难,购物回家更困难。有的老人已经离不开轮椅,上下楼成了大难题。我的第一篇评论发表后,向我表示支持和肯定的,有老年朋友,也有青壮年———因为年迈的父母需要他们照顾了。有同事给我讲过一位宁波市委前书记姐姐的事。她70多岁,住在没有电梯的7楼,子女们每天要抬着轮椅帮她上下楼一次,冬天气喘吁吁,夏天满头大汗。计算一下这样的老人,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再加上他们的子女,是一个更大的数字。
给老住宅加装电梯,不仅事关市民的生活幸福,而且还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80亿平方米的老旧住宅,假定一半需要安装电梯,假定每个单元平均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粗略一算,电梯的需求量就高达400万部。再假定每部电梯的售价加上安装、维修总费用在60万元(其实不够),加装电梯这一项的总费用就需两万多亿元。如果加上电梯安装之后住宅的升值、业主们随之进行的相应改造和装修等,数据就更可观了。有人计算,安装电梯以及其他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所产生的产值,每年可以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化解产能过剩、缓解经济下行和增加就业的大事、好事。
千呼万唤始出来,政策终于与市民见面了。浙江省最近下发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5月1日起实施。现在老百姓的期盼是,各级政府能把它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一件大事,快试快办。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老人们等太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