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司马童:“模仿惊魂”的首责是家长监护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4-19 10:45:49  稿源:宁波日报

  司马童

  4月15日,芜湖繁昌县某小区内,一名年仅6岁的女孩独自在家时,不知何故竟拿着一把小花伞从13楼的家中窗户坠下,掉落到6楼门面房阳台上。所幸经过送医检查,小女孩仅受皮外伤。据知情人透露,小女孩可能是受动画片的影响,撑着伞从窗户往下跳(4月18日人民网)。

  又是淘气儿童惹出“模仿惊魂”,又是寻根溯源吐槽“外界影响”。比起去年3月乌鲁木齐一名5岁女童“飘然一跳”的身受重伤,这一次,安徽芜湖这个小姑娘可算是“命大福大”了。不过,诸如此类的新闻事件和原因分析看得多了,笔者也越来越觉得有话要说:儿童有模仿的天性不假,但每每出现了性命攸关的“惊魂一幕”后,动辄先将动画、游戏等推向“背锅侠”的思维定势,似乎也有改改的必要的。

  孩子天生爱模仿。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听他人讲述来学习模仿成人的行为。作为为人父母者,一般也会觉得孩子的模仿能力越强,说明其越具可造之才的智力潜质。可见,模仿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也是孩子成长中认识世界的另一种学习过程。这里的关键是,尽力避免孩子去模仿一些危险式的行为,家长的监护和引导,永远应放在第一位。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事实上,对大多数家长而言,这个“老师”往往当得默默无闻,甚而浑然不知。因为,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必然成为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那么,家长若是随地吐痰、乱穿马路,孩子就会有样学样、不以为耻;家长吃药把药片随便放置,孩子拿到后,弄不好也会毫不在意地吞上两颗;回到儿童玩游戏、看动画片的“影响问题”,要是家长自己疏于监护和教育,不对其中诸如人能“飞来飞去”等的情节画面,进行必要交流与引导,其实就已存在失察与失责的潜忧了。

  请记住,“模仿惊魂”的首责是家长监护。这方面,国外的有些法律规定,远远要比我们显得较真和严苛。比如,民警了解得知,芜湖那名拿着一把小花伞从家中窗户坠下的小女孩,事发时并无家人陪伴,只留她独自在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情若放到某些国度,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权都可能被暂时剥夺。这就引人深思,面对层出不穷的“模仿惊魂”,我们要是仍然有意无意地淡化家长责任,总爱拿“外界影响“说事,恐怕也不利于尽快推高和落实全社会的“监护首责”意识。

  诚然,相较于大多数欧美动画影视公司对自己出产的动画片都有明确的受众年龄定位,在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规定下,我们确实要更加关注于让孩子远离暴力或低俗的动画片。但话说回来,正因为“分级观片”的尚属期待,与其经常人云亦云地诿过于人,还不如家长们放出“火眼金睛”,陪着孩子边看边适时引导,更具防微杜渐的积极实效。一言以概之,游戏、动画片中的内容当然要严防“教坏孩子”,但还是要拜托某些高谈阔论者,“模仿惊魂”别总拿动画片背锅了。

编辑: 郑晓华
 
外卖平台上演“三国杀”没有真正赢家
唯有直面痼疾、主动担责、攻坚克难,才是对人民群众最好的回应,也才能不断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谓用户“需求”与“内涵段子”导向失守、互为因果。“内涵段子”被责令关停,可以说是毁在了一味迎合的媚俗化倾向上。
文物管理部门应该提出文物出国展览对场馆的基本的设施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这种展出就要明令禁止。
这种办法无疑更加符合“共享经济”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机关包容开放、与民以便利的意识,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借鉴、学习。
有必要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判,并提前加以预防。这样好的政策才不会在执行中扭曲走样,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观点集粹(gdjc)
吐槽药酒遭跨省抓捕:警惕民事纠纷刑事化
退回补充侦查:“鸿茅药酒案”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一步
观点集粹(gdjc)
买房摇号公证,不要以为是“打新股”
摇号并非万能,细则还需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