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抢才大战”莫成了“偷菜游戏”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5-22 09:54:00  稿源:现代金报

  张培元

  当前,围绕人才引进的新一轮城市竞争激烈,生动反映了各地强烈的人才意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愿望。然而“抢”来的人能留得住吗?“留”下的人又能各展其才吗?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表示,人才的成长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离不开完备的生存要素和完善的生态系统。引进人才也是这样,既要“一见钟情”,又要“日久生情”。要从“抢人”向“养人”转变,倾情打造“养人”之城。(5月21日《人民日报》)

  人才抢夺战全面开打,不少城市开出的价码越来越高。有城市提出,新引进的全职“两院”院士可获1200万元科研经费、240万元安家费和每年100万元津贴;有城市提出,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本地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有的城市则推出了从科研项目扶持到人才培养使用,以及住房、税收、购车、子女入学、户籍等“一揽子优惠政策”。

  看到如此多的地方越发重视人才,把人才作为最靓的“城市名片”与核心竞争力,我们自然高兴,但也有些惴惴不安:“抢”来的人才,能被始终如一地珍视和善待吗?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移栽而来的人才,是否会水土不服?“外来和尚”越来越多,本地会念经的“和尚”会不会见异思迁?

  这让人想起曾经风靡网络的“偷菜游戏”,有些玩家热衷于“偷”而非“种”,荒了自家田,不愿勤勤恳恳地耕种稼穑,倒是把“偷”当成了营生。种庄稼种菜是件辛苦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愿下真力气真功夫培养人才,舍掉培养人才的长线工程而采取抢夺人才的短期行为,未必是真心爱才惜才懂才用才。

  抢才大战莫偏离了正常轨道,沦为拔苗助长、掐尖收割的“偷菜游戏”。正如宋国权所言,提供完备的生存要素,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你可以拿出上千万元引来某个人才,却未必能为他创造出创新激情迸发智慧源泉涌流的环境;你可以做到一时的“引得来”,却未必有“用得好”“留得住”的条件和氛围,使“一见钟情”变为“长久厮守”。尤其是少数地方,一方面跑遍全国全球招揽人才,一方面却对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冷落闲置,如此本末倒置根本形不成可持续的人才发展资源。

  没有种菜的偷菜难以持久,善“种”会“养”能“抢”更能培育出同心同向同德的“铁杆人才粉丝”,方是正确的育才用才选才之道。不只是“抢”来的人才要“养”好,本土培养和成长起来的人才更需要精心去“养”。如何涵养人才彰显一个城市的胸怀、气质、格局和眼光。从“抢人”向“养人”转变,倾情打造“养人”之城,应是每个城市的终极选项。

编辑: 郑晓华
 
外卖平台上演“三国杀”没有真正赢家
唯有直面痼疾、主动担责、攻坚克难,才是对人民群众最好的回应,也才能不断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谓用户“需求”与“内涵段子”导向失守、互为因果。“内涵段子”被责令关停,可以说是毁在了一味迎合的媚俗化倾向上。
文物管理部门应该提出文物出国展览对场馆的基本的设施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这种展出就要明令禁止。
这种办法无疑更加符合“共享经济”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机关包容开放、与民以便利的意识,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借鉴、学习。
有必要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判,并提前加以预防。这样好的政策才不会在执行中扭曲走样,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观点集粹(gdjc)
教师手里的“戒尺”也是必要的育人之道
教师不再举“戒尺”,教育惩戒权的尴尬如何破解?
观点集粹(gdjc)
被“悲情营销”打动,同样令人感动
在真相面前,“悲情营销”是最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