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袁东一:新的五年,愿宁波重拾文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9-17 12:54:17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袁东一

  前几年曾在电台听到有人说宁波是“文化荒漠”,大意是说宁波没有什么拿得出的文化招牌,历史底蕴也并不深刻,当前的宁波追求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无从下手。作为宁波人,我的第一反应是表示不服。

  想我大宁波,论历史,上可追至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论圣贤,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齐名孔孟,其思想不仅影响了明朝历史走向,更是扩大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论忠义,方孝孺先生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灭十族,正气凛然;论藏书,天一阁书藏古今,乃是世界最早的三大图书馆之一;论宗教,千年宝刹阿育王寺、天童寺至今仍闻名中外;论商业,明清十大商帮发展至20世纪初,其余九大皆淘汰出局,唯有宁波商帮薪火相传,“无宁不成市”从此名扬;论贸易,宁波港作为中国三大始发港之一,至今长盛不衰……俯拾皆是的辉煌,不禁让人感叹:厉害了,我的城!

  但放眼现实,平心而论,特别是近些年宁波的发展,可以说文化建设确实有待提升。如果将历史文化积淀比喻成财富,现在的宁波更像是一位坐拥万贯家财而不知措的继承者。宁波博物馆长期展出关于宁波历史的主题展览,去看展学习的反而有很多外地来宁波扎根的,本地人自以为了解宁波,其实却一问三不知。至圣王阳明,除了其名字被用于街道、中学的命名之外,其余有宣传阳明“心学”的,反而是一些民间的零散小活动。

  从小了说,且不吐槽宁波月湖盛园、南塘老街、鼓楼、老外滩等地方的老建筑都拆得差不多了这类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拿宁波市总投资约34亿元打造的和丰创意广场来说,要追溯历史,小洋楼、老厂房、大烟囱等元素也算是百年宁波的见证,论地理位置,据三江口,中心江景地带。又近宁波书城(顺便提一下,宁波书城也实在名不符实,其实就是一个以新华书店为核心的书籍、文具销售地),总之,可以说是倾注了宁波市委、市政府巨大希望的好地方。然而这个本被寄寓厚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却实在不尽人意。许多企业兴致勃勃地签订了入驻协议,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的名字完全可以见诸各种媒体报道当中,笔者不便举例,全都被和丰作为宣传的典型,一时间朝气蓬勃,热闹非常。然而热度过后,随着时间流逝,效益问题便很现实地被摆上台面。于是乎,很多入驻时动辄一层乃至多层办公的,后续多数不得不大幅度缩减办公面积,再者便选择退出和丰。

  由于经常出入和丰创意广场,便发现很少有公司能在里面入驻三年以上。印象最深的是几年前在和丰某庭楼沿街商铺入驻一家中式家具店,产品精致、气势宏大,但收益甚差,几年之后的今天,已悄然变成某巴克咖啡了。沿着甬江,是一排老厂房,其中一部分被和丰命名为设计艺术中心,除了展出一点工业设计类的产品供到和丰考察的外来领导欣赏之外,平时根本没什么用。入驻在老厂房的书店几乎无人问津,家具店门可罗雀,咖啡店偶有圈内熟人光临……可以说,白天的和丰,常有外来人员摄影取景,证明景致确实不错;傍晚的和丰,常有许多大妈组织广场舞,证明空旷地段确实够大。而关于该广场本应承担起的文化创意发展职能,除了入驻其中的几家优质工业设计公司表现还不错能算得上创意成果之外,三十多亿元还烧出了什么文化软实力?

  一个宁波市委、市政府巨资督造的重要平台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方面的文化建设了。在“十三五”宁波创新转型之际,希望政府在布局经济的同时,能多听听民间的声音,倾听有关行业专家的声音,群策群力将宁波文化重拾,并发扬光大。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社会,我们常说,请放慢步伐,让你的灵魂跟上脚步。同样对于宁波,笔者期望,匆匆前行的宁波,勿忘让文化跟上经济,并成为经济腾飞的新动力!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不应该嘲讽一个努力微笑的人
“职业假笑”,你的笑料别人的伤口
观点集粹(gdjc)
垃圾分类 “让人明白”应是“第一道工序”
做好垃圾分类,重在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