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国有重点景区门票降价是多赢之举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3-12 10:02:54  稿源:宁波日报

  唐卫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消息一出,立刻成为网友关注的重点(3月8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偏高的话题,始终是舆论热点。我国部分景区门票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同等级景点的平均水平,更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据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186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为112元,近一半景区门票价格在100元至200元。特别是一些具有世界遗产类性质的国有景区,200元至300元的门票价格并不罕见。一家三口出游,光是买门票,就要数百元。

  长期以来,一些重点景区患上了严重的“门票依赖症”,把景区门票收入当作景区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近年来国内旅游景点收入中,门票收入占比始终保持较高位置,其中多数5A级景区门票收入占比超过40%,最高的超过80%。“门票依赖症”痼疾难除,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数据表明,旅游产业链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其中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而一旦景区的门票价格过高,首先会打击和削弱游客出游的积极性,其次会降低游客拓展旅游项目的兴趣,简化旅游及购物的过程,更会制约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阻碍旅游产业链上附加值的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笔者以为具有多重“利好”效应。一是实实在在为游客减负,降低游客的旅游成本,激发大众出游的兴趣和热情;也将倒逼景区转型升级,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景区经营管理方式,创建以景区为中心的涵盖城市周边的全域旅游经济带。比如,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景区经营者开始转变运营思路,将“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扩大了旅游市场的覆盖面。

  实践证明,一些景区降低门票价格,不仅没有减少旅游收入,反而实现了全域性旅游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以杭州西湖为例,2002年10月,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景区,彻底打破了以往仅依赖门票收入的旧模式。免费开放西湖,使得游客人数大幅增加,游客逗留时间不断延长,综合花销持续增加,带动了景区乃至杭州宾馆、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发展。杭州市审计局在早前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自西湖实行免费开放与综合保护工程以来,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以百亿元计。

  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看似降低了景区利润,实际上能带动更大范围的旅游消费。作为旅游业,其上下游衍生出的经济效益更大,景区管理者要善于“算大账”而不是“算小账”,善于“谋大局”而不是“谋一域”。面对未来旅游市场的井喷式发展,面对广大游客的迫切需求,只有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着力提升其他配套服务,把吸引客流作为景区的第一要务,才是景区适应新经济发展环境的正确方略。

编辑: 郑晓华
 
服务争效贵在“效”
强调政府学校责任担当与发挥社会力量并不矛盾。事实是,有时政府和学校“增负”,恰恰是家长和学生减负的前提。
乍一看,这种做法未免“撕破脸”,有违邻里和睦之道,但反过来讲,歪打也可能打对地方,下策也可以翻转成上策。
原作过于出色,观众早已确立自己的审美意象,这种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很容易直接成为评判续集的标准。
要想证明“水煮驴皮”究竟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想必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不该成了扯不清楚的“狗扯驴皮”。
观点集粹(gdjc)
科技争投之我见:应围绕互联网产业厚植打造
服务争效,加快创造群众满意的良好环境
观点集粹(gdjc)
新时代当有新风尚
说说“新瓶与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