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手中垃圾无处投放: 不是垃圾桶不够而是习惯不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8-21 10:00:03  稿源: 宁波日报

  朱晨凯

  地铁、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并不设厨余垃圾桶,甚至有些宾馆、写字楼只设置了其他垃圾桶,一些人对能否将食物丢进其他垃圾桶感到困扰。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此解答,由于客观条件受限,对无法将垃圾投放到最为合适的垃圾桶表示理解,但希望市民减少公共场所中厨余垃圾的产生(8月19日《宁波日报》)。

  垃圾分类工作没开展前,只要有垃圾桶,丢垃圾就不是啥烦恼。如今公共场所丢垃圾因“条件受限”成了烦恼,其实是好事,说明当事人有了“垃圾要分类”的意识。但吃不完的食物没处扔,受污染的可回收物没处清洗……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分类垃圾桶的设置是不是不够多、不够全,难以满足市民需求?

  诚然,一些垃圾无处投放,分类垃圾桶不够多不够全是原因,但如果地铁、公交车站增设了厨余垃圾桶,其他公共场所是否需要跟进?厨余垃圾桶变多了,对投放者来说方便了,但设备成本和清运成本必然增加,而且谁也不敢肯定,新增的厨余垃圾桶是否真能“物尽其用”。一旦变成“花大钱解决小问题”,就难有持续性。

  其实,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不在垃圾桶上,而在市民的生活习惯上。在公共场所,有需要分类的垃圾,身边却没有分类垃圾桶,不少人往往是“先找地方扔了再说”,无法忍受“垃圾在手”的感觉。但公共场所不可能处处有明确分类的垃圾桶,真要做好垃圾分类,就有必要把一些垃圾先随身带上,多走几步路。

  开展垃圾分类离不开市民配合,养成垃圾随身带走的习惯,就是很好的配合。把垃圾随身带走,在国外许多城市是普遍现象,比如日本街头鲜有垃圾桶。原因如媒体报道,日本人觉得如果在路边设置一些垃圾桶,政府需要用人力物力来管理,这些开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是市民支付这笔钱。相比之下,还是不要垃圾桶,自己带走垃圾为好。这样做,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

  如新闻所述,公交车站和地铁站缺少厨余垃圾桶,食物能不能丢进其他垃圾桶?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引导市民养成垃圾随身带走的习惯,改变一些饮食习惯也很有必要。在我国,小吃街、美食展、吃货市集等地方,人们拿着小吃“边走边吃”司空见惯。但在国外垃圾分类开展得比较好的地方,人们普遍认为“边走边吃”十分不雅,而且道路也是公共场合,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再大的垃圾桶、再勤快的清运,也无法解决垃圾随时随地带来的矛盾。化解公共场所丢垃圾“条件受限”的尴尬,与其期望增加垃圾桶,不如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在生活中尽量减少垃圾产生,没找到合适的垃圾桶时,多一些对“垃圾在手”的忍耐力,把垃圾先随身带走。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不应该嘲讽一个努力微笑的人
“职业假笑”,你的笑料别人的伤口
观点集粹(gdjc)
垃圾分类 “让人明白”应是“第一道工序”
做好垃圾分类,重在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