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滨正
七月,红旗漫卷,神州欢腾。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
回望建党百年峥嵘岁月,是什么力量支撑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创造辉煌?是人民的力量!坚守人民情怀,永远植根人民,是我们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二字,对共产党人而言,重如千钧,包含着建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的所有含义。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习近平说,“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几代领袖朴实的话语,从根本上道出了“老百姓为什么信”“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与真谛。
“人民是天,人民是地,有了人民才能顶天立地”。革命战争年代,“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靠的是人民的牺牲和支持。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的困境中迅速走出来,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靠的还是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人民的创造、人民的奋斗,汇聚成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推动着社会变革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事无成”。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百年来,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规定,到“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从“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的誓言,到“当好人民公仆”的号召;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示,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的勇毅……为了人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宗旨和信念。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人民对党的拥护,也是发自内心的。有一个“四明山妈妈”的故事,感人肺腑: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之际,政委谭启龙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两个月大的儿子,面临着走与留的艰难抉择。走,多有不便;留,意味着生命危险。这时,一名叫翁大花的妇女站了出来,她丢下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毅然决然跟随队伍北上,担起了抚育照料谭启龙孩子的重任,直到后来牺牲在沂蒙山区。为何一名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能够舍弃骨肉亲情,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部队?因为她坚信,共产党是解放劳苦大众的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靠得住的、值得信赖的。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带有“人民”属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且看今天,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军队,是“人民解放军”;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的警察,是“人民警察”……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写进了宪法,写进了党章,写进了几乎所有的文件,把她镌刻在了旗帜之上,融化在了党的血脉之中。这些,无不昭示着,不管时代、环境、条件如何变化,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否植根于人民,是一个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今天,我们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风险和挑战,人民始终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植根于人民”绝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是要用生命与忠诚去捍卫的誓言——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政党,只有植根于人民,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植根于人民,是重要的“方法论”,更是根本的“实践论”。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如何更好地融入群众、扎根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时代命题。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人民情怀,扛起时代重任,脚踏实地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得人心者得天下。眺望新的征程,我坚信,只要我们的党能够永远植根于人民,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率领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