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一个多月来,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成了一种“现象级”传播,席卷全球。一向对中国的事情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欧美、日韩等媒体,也纷纷追踪报道,对中国政府调动人力物力保护象群和中国多年来的生态政策,不吝赞美之词。
这次偶然事件“破圈”,留给我们不少启示。
主角吸引人。在广告界有个“3B”原理:借助于Beast(动物)、Baby(孩童)、Beauty(美女),广告东西,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一个大象家族,突然离开家园,一路向北,像极了一家人外出旅游,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特别是象群“躺平”睡觉的画面,被赞超级“萌萌哒”,被打上sleeping elephants(睡觉大象)的标签后,霎时引爆网络。
不是说,新闻传播的主角一定得是“3B”,但主角是否有故事、有新闻点,能否惹人注意,是新闻传播能否吸引人的开端和基础。主角的身份、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所有的经历,如果司空见惯、平淡无奇,是很难引人注意的。如果主角没故事,为了宣传而硬做文章,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不仅无益,还会失信于人。
互动性极强。一开始,大家看15头亚洲象的旅游故事,后来,便开始追问:它们为啥会北上?要到哪里去?会不会走着走着停下来?会异地定居,还是玩一圈就回家?如果回家,会不会迷路?为啥不把大象麻醉了,抓起来送回家?此类问题,极具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让每一个关心此事的人,都有了发言机会,网络上的讨论、跟评煞是热闹。而大象的行动,则在不断验证“发言”的对错,吸引人们持续关注。
新闻传播格局大变,那种以我为主、我说你听、我说啥你听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说受众关心和感兴趣的人和事,吸引受众参与讨论,主动转发或设置议题,是提高新闻传播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传播原生态。一路“象”北,主流媒体持续跟进,自媒体、直播客不遗余力,沿途民众“现场直播”。“草根”传播、大众传播,虽然有些粗糙、零散,但原生态、现场感,大大增强了传播的趣味性、多样性和真实性。
现在,受众对于一本正经、字正腔圆、中规中矩的新闻报道模式,越来越不喜欢。反倒是,那些个性鲜明、“土”味十足、不遮盖掩饰、坦荡真诚的报道方式,更受欢迎和追捧。信息爆炸而注意力稀缺背景下,不符合受众接受习惯的报道,没有吸引力,也不可能有话语权。
细节忒真实。一路上,像大象蹭痒痒时蹭倒村民房舍,用鼻子拧开村民家水龙头喝水,两头大象为争一袋玉米“干仗”,一头小象误食100公斤酒糟后迷醉等细节,通过一个个镜头,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对大象的生活和性情有了全新了解,也让中国政府实打实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真实可信。
有细节,就真实、就具体,真实具体了,才可信,才能影响人。不然,只是说些大话、空话、套话,说得再起劲,也是难以触动人的。把道理、主题包裹在细节里、故事里,不是耳提面命、强行灌输,而是让受众自己得出结论,自愿接受观点,不是做不到,关键是要改变报道习惯和理念。
让事实说话。15头大象出行,一路上要吃要喝,要拉要睡,不懂交通规则,也不懂尊重产权;进入村庄,不是秋毫无犯,而是白吃白喝,还搞破坏。这影响村民外出、劳作不说,还造成了不少财产损失。大象经过,沿途各地精心准备、严阵以待,付出了不少成本。我看一些新闻报道,没有出现当地政府、领导如何重视之类的话,但一个个事实,又不能不让人相信各地是极端重视、对象群十分友好的。
不是结论先行、自吹自擂,而是做了啥就说啥,有几分说几分,让受众看见事实、相信事实。这样的传播,才是得传播之精妙、最不像宣传的好宣传。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所讲的故事,首先要细节丰满、生动有趣、真实可信,让人愿意知道、愿意理解,进而亲近和喜欢。人家不相信、不喜欢、不理解,可以怒气冲冲地怼人家,也要反思自己的传播理念和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有些事,别有用心者确实在故意抹黑我们,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做得不好,也不是没人愿意相信,而是我们说得不好。
传播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要尊重的。这些年,在保护野生动物上,中国政府理念的进步、政策的完善、全民的努力,是不容忽视和否定的。这次的一路“象”北,不经意间担负起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效果让人惊喜,也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