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元
“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战争年代,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改”,发展农村生产力;新时期“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与全面小康。关注“三农”问题,推动共同富裕,这是民心所向,民之所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说,“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传统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人数众多。守住人民的心,重点就是要守住农民的心,时刻不忘“三农”,时刻不忘共同富裕。
不久前,中央赋予浙江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作为浙江重要城市,宁波提出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去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4,比全国与全省分别低0.82与0.23,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可以说,宁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基础雄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我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更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提升。为此,我们必须保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劲头,人人参与,共同奋斗:
产业振兴,这是“自我造血”的核心与基础。它应当是农林牧副渔休旅多产业的全面发展。每个地方应选准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做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实施“产业促共富”行动,创新产业平台,大力发展“农业+”“互联网+”、网络带货等业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重视产业人才振兴,组建高层次农业产业技术团队,扶持大学毕业生去农村创业,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要像湾底村那样,发展现代农村产业促共富,建设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乡村体验为一体的“都市后花园”;学习横坎头村,借助红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农家乐与民宿业。
乡村社会振兴,生活富裕。它包括基层治理、科教事业、交通电力、医保养老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建设“平安乡村”“和谐村庄”;供水、供电、通信、供气网络向农村特别是山区延伸,优化管护系统;做到学有优教、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病有医保;建设老人食堂;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做到“村村通公路通公交”“村村通网络”“快递进村”等,最终达成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振兴,精神生活富足。做到村村有文化礼堂,文化节目丰富多彩;加大文化、教育资金投入,推动艺术家、大学生、乡贤进村;像鄞州区城杨村那样,“艺术赋能乡村”,推动乡村美化,建设艺术乡村,让更多城市人向往乡村;借助浙东唐诗之路与大运河诗路建设,提升宁波乡村文化建设层次。
生态振兴。继续多措并举,推进环境美生态绿,让更多地方有“乡愁”味,宜居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使之烙入每位村民心头,成为其思想自觉、行为自觉。让更多村庄像奉化滕头那样“生态立村”,大力建设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成为“口袋富,脑袋富,家家都是小康户”的村庄;像江北区毛岙与秦山村那样,建成山美水美景美的景区。
共同富裕的人民“江山”要靠人民共同来打造,而乡村振兴是打造共同富裕的强有力“抓手”与必经之路。宁波人应不负时代之召唤,谱写乡村振兴的恢宏篇章,实现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宏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