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志刚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意见》指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是:坚持正确方向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
这一“总体要求”和“方向盘”,抓住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牛鼻子”,是科学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评论事业发展而做出的精准判断,既具有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不仅是社会主义文艺评论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评论建设的长期任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和评论实践,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实践,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文艺理论和评论实践。在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过程中,“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评论工作,要面向新时代,解决新问题,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辛勤工作的中国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文艺评论是对文艺进行阐释、分析和评判的科学活动,需要通过学术争鸣和思想交流,才能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和审美共识,文艺评论家必须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文艺评论家也应该具备民主精神和民主素养,文艺评论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聚借鉴,才能营造民主、健康的文艺评论生态,彰显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意见》对文艺评论工作的“科学”和“民主”提出明确要求:“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既要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也要批判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和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新时代文艺评论要充分汲取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的文艺理论资源,既不能套用西方理论裁剪中国人的审美,单纯以西方审美标准阐释、分析和评判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也不能固守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而是应该在继承本民族传统和借鉴世界评论成果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和评论体系。
《意见》要求“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专业权威”意味着健全文艺评论标准,意味着文艺评论的专业工匠精神,意味着完善文艺评论方法,意味着端正文艺评论态度。文艺评论需要“问题意识”,不仅要善于发现文艺问题,而且要善于解决文艺问题。文艺评论的主要职责是“激浊扬清”,文艺评论家要有对人民负责、对艺术负责的精神,不能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能用市场指标替代文艺评论标准,让流量和票房遮蔽审美判断,也不能让人情、关系模糊艺术发现。要坚持文艺的人民立场,把人民视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文艺评论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文艺评论要以专业的艺术知识、深邃的思想力量和真切的审美体验,阐释、分析和评判艺术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总结优秀文艺经验,引导文艺创作和文艺消费。
《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加强对文艺领域基础性问题、前沿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意见》强调,要强化文艺评论组织保障工作,壮大文艺评论队伍,充实网络文艺评论队伍建设,培养新时代文艺评论新力量。《意见》全面涵盖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各个领域,集中反映了中央对今后文艺评论工作的要求,宏观思路与微观做法相结合,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必将对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事业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作者系宁波大学教授、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