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义闯
日前,永州郡祁学校的一则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显示,在该校学校食堂,一名中年男子正站在垃圾桶旁,只要见到有学生端着大量剩菜准备倒入垃圾桶,男子便会用手中的筷子将其盆中的剩菜吃完,不时还鼓励饭盆里有剩菜的学生一起吃。网传视频显示这名男子为该校校长(9月6日潇湘晨报)。
诚然,在当下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有些许的浪费也不必太过大惊小怪,菜品不合胃口或食欲不佳,倾倒作废,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而一校之长竟然众目睽睽之下吃光学生盘中的残羹剩饭,这不仅颠覆公众的认知,也对该校长的做法颇有异议,甚至批为“作秀”,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但必须看到,该校校长此举背后的良善动机,一方面,他在“开学第一课”中强调了“光盘行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要切实推行“光盘行动”,就一所学校而言,莫过于校长的率身垂范了,不光可以示范教师,也能触动学生,“羊头效应”之下,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
其次,校长“吃剩饭”倡“光盘行动”,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据其自己坦言,“从开学以来,每天一日三餐都如此”,这就不能简单用“作秀”来批驳了,试问一下,谁能将“作秀”作到如此持之以恒、如此的彻头彻尾呢?纵然就是“作秀”,如此正能量的“作秀”也是多多益善的。
最后,客观上看,校长的“吃剩饭”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谁愿意拿自个宝贵的健康去换取虚幻的美名?单从这一点看,该校长以身育人的精神就很让人感动,对此,咋能吹毛求疵?
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为倡导“光盘行动”而去吃残羹剩饭,是有健康隐患的,并不值得推广,也并非是所有的校长都能接受的教育手段,还是应该想更多其他办法来达到教育“光盘”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