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升级医疗监督方式,患者不能置身事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1-11-19 10:57:3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罗志华

  11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将医疗机构贯彻执行《九项准则》的情况列入评审评价、医院巡查的重要内容,列入医疗卫生人员年度考核、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个人待遇挂钩(11月18日央视新闻)。

  多年来,约束医疗行为的“九不准”,在医疗系统可谓人人皆知,在很多场合都被频繁提及。“九不准”的名声如此响亮,说明这项规定从2013年推出之后,已发挥了巨大作用。既然“九不准”这么管用,为何要升级为“九项准则”呢?

  其实,这次升级,有其必然性与紧迫性。“九不准”虽然好使,但毕竟是多年前的产物,时移世易,当前医疗不端行为的一些新表现,已在“九不准”当中找不到合适的约束条款。比如2013年还没有互联网诊疗,在当前,借互联网诊疗之名推销药品,或将患者从网上诱导到特定的实体医疗机构,“九不准”就管不了。此外,医疗自媒体账号已成为民众了解医疗信息、学习医疗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借医疗自媒体售假与欺诈等新型医疗不端行为,却很难通过“九不准”进行约束。

  尤其要看到,近年来医改大招频出,原有的监督方式和内容,已适应不了新形势。比如,取消药品加成,严管“医药代表”,实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这些硬核措施实施之后,原有的通过统方吃回扣现象已难以为继,新的“吃法”可能会出现,指定药店购药拿提成等,就是值得警惕的新现象,吃药品回扣的方式发生改变,监督当然不能墨守成规。

  对于这次改变,患者不能置身事外,也要掌握契合当前形势的群众监督方式。过去只有按项目付费这一种付费方式,当前,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按病种付费和门诊费用包干等新付费方式得到普及之后,患者需要提防的,是诊疗不足,是该做的检查不做,该开的药不开。监督方式需要大转变,患者假如搞反了方向,就难以为落实“九项准则”贡献力量。

  医疗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医疗腐败是离群众最近的腐败。近年来,医疗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医疗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行风已发生根本好转。旧疾得到较好控制,新的潜规则尚未出现,正是彻底惩治医疗腐败和端正医疗行风的好时机,为医疗行为更新监督“笼子”正当其时。

编辑:郑晓华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关键是如何令行禁止
· 抓住重点,体现温度,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 放学与下班时间衔接,回归教育公益本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