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才国
元旦、春节来临,不少城市告诫“非必要不出市”,并倡导外地人“非必要不返乡”,鼓励工作在本地的外地人“留下来过年”;一些城市要求家庭聚餐“10人以下”,并号召吃“居家年夜饭”;一些城市要求从中低风险归来的人提供核酸检测……这一条条防疫措施看起来“不近人情”,实则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巨大作用。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对策措施,正是防控所需,而且这些对策措施则是前期防控经验的积累,有的还是以“血的教训”换来的。可生活中偏偏就是有人置这些防控“硬核措施”于不顾,我行我素,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以致出现了“核酸检测中插队又打人的父子”、“小区封闭时非要出小区的某公安局原副局长”……他们在干扰了防疫大局的同时,也败坏了自身形象,受到处分或处理不足为惜。
临近元旦、春节,浙江等地防控形势趋于严峻,以“非常之策”筑牢疫情防控墙,出台系列“不近人情”的防控措施,体现的是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视,折射的是责任和担当,“红白事简办”,防止的是人员聚集;“就地过年”,减少的是人员流动;戴口罩、不走亲、不访友、不扎堆,恰恰是对大家的爱护……打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阻击战,每个人都是“宣传员”“战斗员”,对于这些“不近人情”的措施,当然要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
有道是:这重要、那重要,平平安安最重要。在疫情多变的当下,一切都应该服从于防疫,想想那些放弃家人团聚“为爱逆行”的白衣天使,对照“众志成城、齐心抗疫”中的无数英模,我们当以“小我”之舍服从于战“疫”大局,自觉服从一个个看似“不近人情”的倡议、规定,过一个简朴、安静、自律、谨慎的元旦、春节,这不仅是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是在支持抗“疫”,彰显的是素质,体现的是责任,展示的是担当,同样值得钦佩和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