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既要“色香味”,更要“高精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1-12-28 10:53:08  稿源: 浙江日报

  逯海涛

  又到了年底逛农博会的时候。今年,浙江农博会变成浙江网上农博会,刷刷手机就可以买买买。琳琅满目的浙字头“土味”年货、各具特色的地市馆,还有红包雨、消费券、共富卡,就像一场“三农”版的“双十一”大促。全省2700多家农业主体、1万多种优质产品一“网”打尽,有“量”更有“质”。日前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对于自然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浙江来说,保证供给、创新供给是浙江农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网上逛农博,虽说少了些可以先尝后买的直观,但是不用拎着大包小包逛场馆,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下单,也另有一番乐趣。今年的农博会还把渠道“铺”进了杭城1300多个社区,开在“家门口”的农博会渠道更加扁平、更接地气。这些新变化,不仅方便了“马大嫂”们,更吸引着一众习惯于网购的年轻人和小家庭。来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白马玉笋、不投喂任何药物激素的甲鱼、本土龙头企业种植的金牌大米……浙产农产品的魅力有目共睹,这背后是逐渐延长的产业链、更加完善的生态链、不断提升的价值链。红红火火的展会,其实正是浙江农业畅通双循环、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当然,红红火火的背后,我们更要对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要求,看到浙江农业存在的短板,努力走好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8月,浙江首次召开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站上“C位”,体现出“十四五”期间浙江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变革的决心。走高效农业之路、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保证供给,更要创新供给。比如,在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上,突出“优”字;调整生产方式上,突出“绿”字;调顺产业体系方面,突出“新”字等。此外,也要用好数字化改革的成果,让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夯实乡村数字化改革的“底座”,加快乡村宽带、5G基站、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等建设,建设好乡村大脑,建成一批“未来乡村”,打造一批具有浙江“三农”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从农田到餐桌,一年一度的农博会,不仅是一场“色香味”俱全的盛宴,更应是一场农业发展“高精尖”的展示。因为这些农产品慰藉着我们的乡愁,更连着农民的生计。走好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的餐桌上将越来越丰富,农民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富裕。

编辑:郑晓华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关键是如何令行禁止
· 抓住重点,体现温度,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 放学与下班时间衔接,回归教育公益本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