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朗
2020年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第一站就来到宁波,指明甬城在全球全国大格局中的城市地位、战略定位、发展方位,擘画宁波发展蓝图,让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并成为推动各项事业的致胜法宝。今年春天,宁波扛起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历史使命,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浙江之行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字字千钧,仍是我们应对挑战、引领发展的行动指南。
往严处防。总书记嘱咐,防控疫情要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当前,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反弹,我国疫情遭遇“倒春寒”,新增本土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波及地市范围持续扩大,疫情仍在发展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强化“大战”仍在进行、“大考”还未结束的意识,保持慎终如始的思想定力,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通过精准防控,确保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危中寻机。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当下由于暴发俄乌冲突,严重危及世界经济,欧美诸国通涨加剧,能源、粮食危机初显。应该看到,作为开放大市,宁波经济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但也给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改革开放40年,宁波一直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发展壮大、走向辉煌,如今经济体量更大、质量更优、活力更强、结构更合理,抗击风险能力更强。只要全市上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放大特色优势,做强核心功能,形成发展新动能,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往远处谋。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宁波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这是贯彻总书记“宁波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品位,建设现代化大都市”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担当、宏大追求和实践路径。改革开放是宁波最大优势,必须持续推进“六大变革”,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为全国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坚持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把最大资源、最大优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港口是宁波最大资源,必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先进制造业、民营经济是宁波的硬核实力,必须继续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勇夺更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更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的世界冠军,让宁波成为广大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广阔天地。
“善弹钢琴”。总书记考察期间给浙江提出的定位是“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做好这个重要窗口,协调发展是关键。市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经过五年努力,推动大都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共同富裕美好生活惠及全民,“五位一体”均衡发展的高水平现代化积厚成势,综合竞争力、创新驱动力、文化软实力、环境舒适度、人民富裕度、城市美誉度全面提升,让“六个之都”由规划图变成实景图。这就意味着必须准确把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率先突破”的要求,不但大力建设物质文明,还要全面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城乡发展更加均衡、更加协调;既要加强经济建设,也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宁波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务实应考。总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并寄语12个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没有好的作风,再好的蓝图也只会成为空中楼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既承担着中央和省委赋予的重任,又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既面临进位跨越的重大机遇,又面临不进则退的挑战考验。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紧一紧就能创造“震撼”,松一松就会留下“遗憾”。我们应该以归零心态、赶考状态、奋斗姿态,坚决扛起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
|